第1部分(第1/4 頁)
《20幾歲決定男人的一生》
作者:曹博
第1節:大學,厚積薄發的起點(1)
Chapter One 二十出頭,看誰贏在起點
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時的最大收穫就絕不會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麼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這七點,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快樂的畢業生。……李開復(Googl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 大學,厚積薄發的起點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許多年前,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長沙》不僅膾炙人口而且激發了幾代青年人的豪情壯志。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男人,大學時光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時期。大學四年的光陰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能毀掉一個人。四年的大學生涯,有太多的事情要準備,好好把握,我們就能贏在起點。
看看名人從大學裡得到了什麼
在生活中,閃亮耀眼的名人看似高不可攀,但他們今天的成就無一不是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才換來的。而他們的大學生活也成為一段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在這裡他們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找到了人生目標,併為今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搜狐CEO張朝陽1981~1986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物理系。談到自己的大學時代,張朝陽情緒激動,〃每天一大早起來跑步,早早地到教室佔座,而且佔前排;午休後又去上課。當時並沒把苦當回事兒,有種'自虐'傾向作祟,追求著更高的理想。〃
清華的學生讀書苦是公認的,學生讀書非常瘋狂,用張朝陽的話來說,就是對科學有著一種近似宗教式的狂熱。那時的學生極為單純,很少看電影看電視,幾乎與外界隔絕,晚上自習室裡坐滿了學生。和很多當時的人一樣,清華的五年,對張朝陽來說是極為艱苦競爭的五年。〃社會總是把一大堆的優秀年輕人放在一起,24小時裡進行著無比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滿懷同樣偏激的思想,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也就是這種無謂的競爭,耗費了我太多精力,由此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更大。〃如此多的人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一同吃,一同睡,做同樣的功課,像極了一個小社會,而分數,便是一個人的身份。
第2節:大學,厚積薄發的起點(2)
但是,張朝陽也不忘這種〃煉獄〃帶給自己的財富。〃這五年,使我學會了如何在極端的壓力下生存〃。留學歸國後的張朝陽,紮根網際網路,投身商海,創業融資,縱橫捭闔,比起在清華時,壓力顯然是大得多了,但始終應對自如。他感嘆說:〃清華的經歷是對我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種考驗,我之所以能夠一直在競爭中保持戰鬥熱情,正得益於此。〃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不同的名人擁有不同的大學生活: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在北大聽講座的經歷奠定了他的人文知識的功底和思維的基礎;易趣網CEO譚海音在上海交大找到了自己的學習、發展空間,建立了能為後來事業推波助瀾的關係網;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武漢大學新聞系培育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觀;網大(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蔣繼寧認為他在科大學到的知識、練就的堅強意志、培養的刻苦精神,是他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
不管大學生活是艱辛枯燥還是輕鬆愉悅,對於這些名人來說,大學,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起飛點。大學給與他們的財富,讓他們終生受益無窮!
想想自己的大學該怎麼度過
大學是人生的一個關鍵時期。大學生活意味著新的體驗、新的希望、新的追求。在大學裡,生平第一次,我們不再揹負高考這個沉沉的負擔,開始自在地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生平第一次,我們不再單純地學習或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開始更多地參與社會生活;生平第一次,我們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成為一個對自己的一切獨立決策的人。
不過,大學意味著開始的同時也意味著結束。你一定要明白,大學生涯是我們一生中最後一次有機會系統性地接受教育,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系統;大學生涯是我們最後一次有機會奮起、透過改變自己來改變今後的人生;大學生涯也是你最後一次能在相對寬容的環境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時期。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但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