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行政機構和音樂教學合用的樓房,還有一棟由中年級和高年級合用的教學中心。不過,我對美國學校的大,已經開始習慣了。並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學校的“軟體”上。
美國的學校,每個班的學生人數都比較少。而蘭登學校由於師資充足,每個班的人數還要更少些,正常的人數是15人,還不到中國學校的三分之一。在高年級,教師和學生的比例是一比十。蘭登全校共有80多名老師,平均每位老師教八個學生。這樣,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當然上課的效果就更容易提高。
和聖安德魯學校一樣,蘭登學校也是把師資水平看作學校的命脈之一。該校30多位在高年級任課的老師當中,就有28位是碩士,另有兩位老師還擁有博士頭銜。高學歷的老師,佔整個高年級老師總數四分之三以上。這樣強的師資力量來教中學生,當然遊刃有餘。
馬里蘭州是緊鄰首都華盛頓。它的一部分,實際上就是華盛頓的郊區。這樣,許多在華盛頓工作的美國高收入階層,包括不少達官貴人,都愛在馬里蘭州(和其他臨近華盛頓的州)買房子住。他們的孩子,就成了那些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的學生來源。
正因為如此,馬里蘭州靠近華盛頓的地區,就擁有一批高質量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聯合起來,成立了自己的組織《馬里蘭州獨立學校協會》,統一了招生政策和教學標準。蘭登學校是這個協會里一個引人注目的成員學校。
同樣,美國全國的私立學校也有自己的組織——《全國獨立學校協會》,蘭登學校也是該協會的成員。蘭登學校的校長,還是這個協會的理事呢。
此外,全球有一批著名的男子學校,成立了一個《國際男校協會》,蘭登學校也是它的成員。蘭登學校的校長也是該協會的理事。
不用說,蘭登學校是一所相當好的美國學校。這使我對它的一切,都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耶魯的神學碩士
蘭登學校的校長布萊德利,是蘭登這艘航船上的“船長”。他從10年以前,就來到蘭登執掌“帥印”,使這所名牌學校聲譽愈隆。
布萊德利校長早年畢業於波士頓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又進入著名的耶魯大學(美國總統克林頓和第一夫人希拉里,當年就畢業於這所大學的法學院)。兩年以後,他取得耶魯大學神學碩士學位,隨即又進入錫拉丘茲大學,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請一位神學碩士來擔任校長,看起來似乎離教育較遠,而離宗教較近。實際上,卻反映了學校董事會對辦學方針的一種決策——要把蘭登學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牧師和神父這樣的人,在美國的民意測驗中,被認為是品德最值得信賴的那一類人。
在布萊德利先生的領導下,蘭登學校確實非常注重學生的品德培養。
為了把學生們培養成道德品質良好的人,蘭登學校為學生們專門制定了一個《榮譽法規》。該“法規”規定:欺騙、偷盜、說謊、剽竊是四種不名譽的行為、如果哪個學生違犯了“榮譽法規”的規定,任何學生都有義務來制止他。發現的學生可以直接向學生委員會主席報告,學生委員會主席則有權向校長提出懲罰措施。
一旦受到紀律處分,對前途的影響可不小。在申請讀大學的時候,沒有任何一所像樣的大學,願意錄取一個愛撒謊,手腳不乾淨,或是考試時候愛抄別人卷子的傢伙。所以,違反“榮譽法規”的後果非常嚴重。蘭登“榮譽法規”的存在,起了很好的規範作用。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男性更容易去學抽菸。然而儘管是一隊男校,蘭登學校卻是一所禁止吸菸的學校。這一點,它做得比許多美國名牌大學都嚴格。
推開哈佛大學很多男生寢室的門,你經常會看到一幅煙氣騰騰的畫面,嗆人的菸草味撲面而來。為了連軸熬夜應付繁重的學業,香菸成了許多哈佛男生的“常規武器”。
可是在蘭登學校,就連老師吸菸,也都被禁止。老師應聘籤合同之前,必須同意不在學校吸菸,才有資格受聘。學生申請入學,也必須要服從禁止吸菸的校規,才有資格成為蘭登的學生。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到校方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治校方針。
甚至體育,也被蘭登用來做慈善事業,培養學生的愛心。
前不久,蘭登的學校曾經舉辦過一次特殊的籃球邀請賽,邀請了周圍的一些名牌學校參加。美國人的習慣,是孩子參加比賽,父母大都會出席觀看,吶喊助陣。對蘭登這樣的私立學校來說,學生家長大部分屬於高收入階層,要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