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古龍曾當面對成龍說:〃我的小說是給狄龍、姜大衛拍的,不是給你拍的。〃這話對成龍來說猶如一盆冷水,潑將過來,不禁叫人寒徹心扉。但也讓成龍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模仿李小龍並非出人頭地之舉。
正當羅維歧路難行之時,香港的吳思遠公司來外借成龍,羅維樂得做個好人,很大方地把他的主角借了出去。此一去,成龍再遇貴人,命運又逢轉機。
此番〃識英雄於未遇〃的思遠公司總裁吳思遠,本身便是香港電影界的一匹〃黑馬〃,足智多謀,屢有奇招。而獨具慧眼看中成龍的,是他手下的〃奇兵〃、導演袁和平。
袁和平與成龍有許多相似之處。他也是北方人,雖生於內地但長於香港。他是武術指匯出身的導演,對京劇也很熟識,他父親袁小田與成龍的師傅于占元一樣,是內地的京戲武生。袁和平從羅維公司的電影中認識了成龍,他注意這個年輕人有一段時間了。袁和平覺得這個身型魁梧、粗獷的年輕人,卻並無那種冷峻、剛烈的肅殺之氣,他不適合演那類具有叛逆性的悲劇性英雄,也不是那種英俊瀟灑的正面英雄形象。成龍身上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特別味道。是什麼呢?袁和平一時捕捉不到,他清理著成龍的優點:身手敏捷、靈活,動作很有韻味與節奏,這一點,袁和平很是青睞,顯然獲益於京劇武生的功底。
成龍在羅維公司拍的多是動作片,赤膊上陣,從這邊打到那邊。袁和平卻從成龍偶爾的展顏一笑及克敵制勝後的得意神情中,發現了成龍特有的調皮精靈的性格,袁和平認定,這種帶孩子氣的調皮極具喜劇色彩,若是讓成龍扮演喜劇性的人物一定能成功。
第12節:從李小龍的陰影中走出
作者: 何躍青
袁和平此時手頭正有一部武打片的故事大綱,他覺得,他要得到這個演員的話,一定能夠把這部戲拍得與眾不同,變成帶有喜劇性的武打片。這就是後來的諧趣武打片,與現在風行港臺的〃搞笑片〃,同屬諧趣喜劇一類。
袁和平確實慧眼獨具,他這一奇思妙想,實在是另闢蹊徑,不僅使成龍由此脫穎而出,而且把在李小龍時已登上一個高峰的武打片引向了柳暗花明的一條新路。
在經歷了數次失敗之後,成龍形成了對李小龍的逆反心理,他要打破李小龍以及他的神話。導演袁和平為成龍度身定做,拍攝了《蛇形刁手》,成龍當然沒有意識到這是扭轉他一生運勢的一部影片。他在電影圈沉浮多年,尤其到了羅維公司之後,更是幾乎天天泡在片場。他的經歷已使他不相信那種輕而易舉的成功。
惟一使他感覺新鮮的是導演袁和平的〃民主〃作風。成龍來到了一個自由的天地,身上富蘊的喜劇色彩和頑皮男孩古怪精靈的鬼點子都發揮了作用。他擅動腦筋,會想辦法,積極性一經開發,奇思妙想便源源而來。
成龍把大量的喜劇元素加入戲中,〃諧趣武打〃也自此發韌,成為一個門類。出乎意料的是,這部既非大公司也非大製作的影片,《蛇形刁手》於1978年3月在香港公映之後,行情看好,反響熱烈!令觀眾耳目一新!看慣了武打片驚險、刺激、血淋淋的場面,將武打與兇殺、復仇等殘酷事件聯絡在一起的觀眾,忽然發現,功夫片亦可戲謔、幽默,令人發出輕鬆的微笑,大受觀眾歡迎,成為票房榜首,也讓成龍一躍成為觀眾心目中的功夫巨星,破了硬嘣嘣的李小龍格式。
在思遠公司拍完《蛇形刁手》後,成龍即回到臺灣,繼續為羅維公司拍戲。之後吳思遠二借成龍拍攝新片《醉拳》,《醉拳》的賣座令成龍的巨星地位更加穩固,同時把成龍活潑精靈的動態表露無遺。
從那時候起,成龍把所有李小龍的東西都反過來,李嚴肅不苟言笑,他詼諧搗蛋;李正面偉大,他輕鬆生活;李冷漠孤僻,他親切近人。成龍把李小龍的規律,倒行逆施,和李開了個玩笑,使人緊繃的神經鬆懈下來,慢慢的,大家便倒向成龍,恢復了在電影院中尋找歡笑和鬆弛的慾望。功夫喜劇漸漸成為潮流,調節了李小龍過度陽剛的英雄主義片種。
功夫喜劇漸漸蔚成了潮流,調節了李小龍的過度陽剛的英雄主義片種。而第一部成龍執導的電影《師弟出馬》,一反英雄片的血淋淋撕殺場面,成功從民間奇門武功中,挖掘出三十六種板凳功.扇子功.裙底腳功,代替了令人感到單調發悶的拳腳功。在當年,這可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初見彩虹
一天傍晚,羅維在家中精心擺設了家宴,邀請成龍來家用餐。羅維及太太許麗華,一唱一和地給成龍勸酒,說是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