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2/4 頁)
0多公里,毫無懸念的國內第一河流,世界第一河流,埃及的尼羅河也要屈居老二的頭銜。”
任鴻的話語在每一個聽聞者的耳旁響徹,不停的迴盪著久久無法散去,所有人一語不發,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一切宛如夢幻般不切實際,但……
“太震撼了!”許久過後,康濤打破了沉寂,發出了一聲驚歎,除了這麼簡短一句感慨,他不知高該怎麼去形容。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向自然界發起的最極限的挑戰啊!”一位學者無比震撼又極其激動的說道,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淡定。當然,除了制定這個瘋狂計劃的“始作俑者”。
另一位學者看著任鴻背後的地圖,驚歎又激動的說道:“這哪裡是改造塔克拉瑪干沙漠這麼簡單啊?這何止是福澤塔里木盆地這麼簡單啊?這是福澤了河西走廊、蒙古大草原……福澤整個國家啊!”
“單單是開闢一條河流是遠遠不夠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塔克拉瑪干地區的沙漠氣候。”任鴻再次說道,眾人很默契的選擇了沉默,讓任鴻繼續敘說著。
沉默了片刻,任鴻說道:“只有把中低層內迴圈的氣候徹底改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開闢河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關於綠化問題,對於植物的選取我們已經搞定了。能夠勝任綠化問題的只有史前植物了。大陸分裂漂移前,地球上只有一塊盤古大陸,或者說泛大陸。內陸地區依舊是沙漠或是風蝕戈壁等惡劣環境,但隨著海洋生物走向陸地,史前植物一點點朝著大陸內部蔓延,那個時期的植被典型的就是沙漠和戈壁的終結者,具備在惡劣環境中擁有強悍的生存能力,這是第一綠化不走,緊隨而至的是第二步驟,即中生代中後期的植物有著強大的繁殖能力,將會隨後起到鞏固作用,兩個相隔億萬年時空的植被分為兩個步驟進行,將為我們的綠化環節提供巨大的幫助。”
“諸位請看地圖,我們的綠化環節,將會從兩面向塔克拉瑪干沙漠包圍,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的塔里木河流向南部蔓延綠化植被,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南的人工主幹道河流向北朝沙漠地區蔓延綠化植被,上下包圍層層遞進,達到最終綠化整個30多萬平方公里的沙漠面積,最終讓塔里木盆地成為一片綠園森林!”
“當然,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環節,這對改造塔里木盆地內迴圈氣候非常關鍵。”任鴻補充道。
“願聞其詳!”在座的氣象學家說道。
任鴻沉吟了片刻,再度轉身,把地圖範圍擴大到亞洲範圍,他指向國家西部銜接中亞地區的邊境區域,道:“來自中亞地區的酷熱、乾旱、乾燥的西風是絕對不能忽視的,我們知道這股西風原本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的‘幫兇’。但是同樣也能成為促進塔里木盆地內迴圈氣候的一大助力,非但如此,還能加快內迴圈溼潤空氣的擴散,換句話說能夠加快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改造進度。”
“此話怎講?”氣象學家好奇的說道。
任鴻解釋道:“天山山脈西部邊緣,北崑崙山脈、北喀喇崑崙山脈的地勢構造和這裡大量的冰川給了我們巨大的想象空間。”任鴻回身看向帶著疑惑的眾人,道:“先進的氣象預測給了我們得以施展一項計劃成為可能。當強烈又幹燥的西風吹向塔里木盆地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迎面塔里木盆地的三大山脈實施冰川爆破,把高山上的積雪推向山下,融化、蒸發。”
“當燥熱的西風東進的時候,恰巧這些濃郁的水氣在此刻蒸發,不但能夠緩解乾燥的西風,還會隨著西風一同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說到這裡,任鴻笑看著所有人,道:
“如此一來,那麼類似於1988年7月份那種可遇不可求的強降雨將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成為常態,因為中亞地區經常會抽風。”此話一出頓時惹得全場鬨笑,任鴻笑了笑繼續說道:
“每次大規模西風的東進我們就開始提前炸山!兩者要同時進行,否則蒸發的水汽再度回到山脈中變成積雪,那就等於打水漂了。而山脈的補給會從外迴圈的海洋季風帶來的水汽凝固在山脈上從而獲得新的積雪,如此,等於間接性的把海洋水汽帶入塔克拉瑪干地區。”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炸山’過程,直到塔克拉瑪干地區內迴圈的溼潤氣候徹底成型後才能結束。屆時,乾燥西風吹入塔里木盆地後我們也可以無視了,因為形成綠源森林後的塔克拉瑪干地區將會中和來自中亞地區的乾燥西風,而四面的高山高原也成為了內迴圈氣候的天然保護傘,不至於水氣向四周大量的外洩,只有一部分水氣透過有限的垂直對流這一個方式外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