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3/4 頁)
“典型如大型乃至超大型強子對撞機試驗的湮滅現象,正反粒子加速對撞轟擊,最後是透過正反粒子而湮滅,這瞬間過程轉化成能量,而與此同時能量以其他例子形態離開撞擊點,物質轉化能力又轉化成物質的粒子。其中還有吸熱反應也伴隨質量的增加。”
“在現有科學基石的框架下,大爆炸所誕生的不只是能量和物質,初始形態能量和物質是相同的,換個描述方式,大爆炸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質量與能量的轉化過程與反應現象,還有時空的誕生、基本力的誕生。大爆炸開始,即從奇點到普朗克時間所形成的物質的過程中,也伴隨著能量密度的下降,能量轉化為基本粒子的過程,然而……”
“……不論是強子對撞轟擊、夸克與膠子、電子偶效應,乃至大爆炸,他們都避不開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說到這裡,任鴻停下了對控制面板的操作,轉身看向側面的若有所思的白樺。
白樺猛然抬頭:“速度??”
“沒錯!”任鴻肯定的點點頭,說道:“問題的關鍵點是要解決脈衝散射,即能量輸導時造成的大量缺失,就是要把速度降下來,即,做到亞光速,就像這樣……”
說著,任鴻在控制面板上點動了一下,一個巨大的聚光投影熒幕佔據兩人的主視野內。畫面中顯示出了的一個模擬場景,一顆衛星懸停在高空軌道上,與地球同步。一束肉眼不可見的射線對準了地表,此過程以光速完成,但若是用特殊的儀器就能看到一條清晰的射線,衛星內部的聚能核心開始儲能,能級逐步提升,儲能的後期階段,發射口甚至出現了可視的能量在內斂,當蓄能達到輸出能級要求的時候,從發射口湧出一顆龐大的“光球”順著射線完成對目標區域的精準打擊,威力也是毀滅性的,但在此過程中卻不是光速打擊。
白樺不可思議的看著這個模擬場景:“怎麼可能?”
這完全顛覆了他對鐳射武器的認知,鐳射武器在他看來是一個定向持續高能輸出的過程,怎麼可以做到間歇性的聚能輸出,還能有這麼大的威力?
雖然任鴻此刻說的一切都是理論,甚至是假說。
就此刻模擬出來的演示畫面,其威力已經不亞於核打擊……
任鴻沒有理會白樺,看著重複播放的演示畫面,說道:“不亞於核彈的毀滅性威力。質能方程坑了很多人,但這並不是‘E=MC?’有錯,我們還得把愛因斯坦請過來,轉化問題,把問題的焦點重新回到質量與能量的關係上。為什麼它會有這麼大的威力?”
“現有的鐳射打擊理論,是單方面的破壞。但為什麼就不能換個思維,讓對方也一起參與破壞?來自外部的破壞是永遠也比不上從內部開始的崩潰,內外並行即是毀滅性的,遠不是1+1的問題。”
白樺:“無法理解。”
但腦海中一閃即逝的念頭讓他驚顫不已:“內外並行……這豈不是說能夠直接對任何物質進行質能轉換?”
這個念頭的浮現讓白樺全身毛孔豎立,要真的能夠做到,那相當於整個宇宙全部都是炸藥,任何形式的物質包括人,一切都是炸藥包。
這已經完全脫離了鐳射武器的範疇了。
“這可能做到嗎?”白樺呆呆的說道。
“沒什麼不可能的,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設想,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向和思維的嘗試。”任鴻說道:“已知的未知的有太多,紫源晶是怎麼形成至今都是個謎團,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比我們更高階的文明的產物而非天然形成的物質。”
“能量是一門深奧的學科之一,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他。就目前這個問題,小白。”
白樺看向任鴻,對方說道:“你已經發明瞭聚能核心,甚至完成了小型化,這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革命性突破,或許你自己都沒有發現這一點。一個能量矩陣、一個聚能核心,你我各自完成了三分之一,還有最後三分之一,成熟的產物就會誕生。我給你一個研究方向或許對你有些幫助。”
“速度、轉化、質與能,從這四者深入研究。”
“知道我為什麼讓你放手去研究這種毀滅性的武器嗎?”任鴻忽然語氣一轉,白樺好奇又難以理解的看著他逐漸浮現陰霾的神情,看到他注視自己的神色,白樺搖了搖頭。
任鴻悠悠地望著重複播放的演示畫面,似是對白樺說,又似是自言自語:“藍水巨人的誕生和自我毀滅,這說明文明在這個宇宙中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我們人類是地球上第二批文明。而紫源晶的發現和運用,讓我興奮但更多的是緊張,也許是至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