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的。
總體計劃:
1。考試日期:2002年1月初(距今11個月時間)。
有效複習時間預計為8個月=240天(考慮到週末和節假日休息時間,以及為衝刺階段預留時間。同時也讓自己在偶爾耽擱時間之後,不至於因為計劃的執行受挫而過度內疚。)
2。第一階段:2月+3月+4月。看完所有專業課參考書目。掌握各專業導師情況,瞭解與考試有關事宜,有可能的話請老師指導複習程序,或者聽北大中文系本科生的相關課程。
3。第二階段:5月+6月+7月+8月。第二輪複習,加入政治學習。
閱讀與報考專業有關之文獻,深入瞭解專業知識,並強化記憶中文必備知識,即匯總綜合考試內容。政治複習以閱讀課本為主,同時做一些模擬習題。暑假期間,參加政治、英語暑期輔導班,做到胸有成竹。
4。第三階段:9月+10月。強化記憶所有與考試有關的內容,有重點地記憶。專業課和公共課的知識點都需要背誦,將知識點記在小卡片上隨時翻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5。第四階段:11月+12月。查漏補缺,將專業課試題按照正常考試時間完成並打分,從而確定考場時間的分配。在公共課方面,參考歷年真題,大量練習。
除了四大複習階段之外,複習目標要細化到天,每天完成幾篇英語閱讀理解、單詞背多少、中文課本讀幾頁、幾天寫一篇隨筆評論,這些都要量化並認真執行。
經朋友推薦,已購如下書籍:
《古代文學批評史》(北大版,張少康);
《中國文學史》(四卷,遊國恩版);
《現代文學三十年》(北大版,錢理群等);
《當代文學史》(北大版,洪子誠);
《外國文學史》(歐美卷,朱維之版);
《文學原理》(北大版,董學文);
《現代漢語》(北大版);
《語言學綱要》(北大版,葉蜚聲);
《古代漢語》(商務版);
《古代文學作品選》(上、中、下,語文出版社);
《比較文學》(北大版)。
在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為什麼當初的計劃考研時間會距離我實際考研的2003年1月有一年的時差:專科畢業考研按照規定需要有兩年的工作時間,也就是說因為我2001年畢業,最早也只能參加2003級研究生的考試。但我實在無法忍受一年光陰的流逝,我夢想會有破例的情況出現,提前一年參加考研。然而現實終究無法因為你的焦慮而改變,一年後我仍然沒有資格參加2002年的考研,在後面的文字中會有涉及當時的情況。我無法也不想去評判自己當時的想法和做法,那個考研中的我和現在的我形同陌路,對於前者我只有理解和同情,偶然和必然都是命運……
………作者補記於2004年11月18日
跨專業備考策略與勝王敗寇2月1日
當朋友知道我要考研讀中文的時候,第一反應一定是驚訝的。雖然我發表了不少文字,可是我幾乎很少讓人知道………那些關於商業的功利文章,那些被編輯指派的命題作文並不是我所願意拿出來炫耀的。而那些融入了真情實感的、代表我的個人風格的文章卻很少被編輯看中。因此,我的能夠見諸報端的文字常常是“謀稻糧”之作。朋友所瞭解的我,是曾經學計算機的我,是不時奔走於朋友的宿舍之間處理電腦問題的我。他們不知道考研中文系其實從很久以前就已經是註定了的,如今只是老朋友重逢而已。
就考研專業課的複習而言,我為自己的整個跨專業考研歷程規劃了四個階段。首先,北大中文系本科生的全部教材都已經在我的書架落腳,讀完它們也就完成了專業課複習的第一階段。這些系統性較強的教材應當會讓我對整個中文專業有一個概括的認識。其次,我在週末書市上買了許多隨筆評論類的學者著述,吸收他人的思想是快速具備專業思考方式的捷徑。這是第二階段,以“二手學術”的獲取為主。第三階段是讀文學原著,一來對照課本的講述加深理解,二來也可以在閱讀中得出獨立思考的屬於自己的結論。然而,中文典籍作品浩如煙海,而時間有限,在閱讀文字的選擇上一定要是文學史中提到的經典作品,在篇幅上則以中短篇作品為主,長篇作品則儘量只看情節梗概即可。這是一種節約時間、有效讀書的備考策略。第四階段就是撰寫獨立評論的時期了,原著讀了,別人的思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