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感。帶女友騎車經過這裡,我們總會不約而同地高歌鄭鈞的“我要怒放、怒放、怒放……”………那個時候,行將結束大學生活的我,尚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在哪裡,應當如何“怒放”。一切沒有方向,一如既往地懵懂和快樂,偶爾在情感的波瀾中有小小憂傷。
小時候,總會有這樣的作文題目:“你的理想是什麼”………“科學家”、“工程師”、“一名光榮的解放軍”等等名詞脫口而出,幾乎成為生於70年代的“標準答案”。重複數遍之後,這些縹緲理想給我帶來了自信和憧憬。關於明天,關於未來,我滿懷希望……
小學、中學、大學,我長大成人。
年輪的增長以歲月的流逝為代價,青春的徘徊因理想的缺席而茫然。發現了曾經理想的不切實際,我無法找到新的方向而迷失自己……
2000年7月,結束大學生活的我陷入了迷茫和恐慌之中。我讓自己在各種零散的工作中忙碌起來,試圖來掩飾自己對於未來的不確定。自欺欺人的逃避終究無法拒絕明天的逼近,我必須為自己選擇一個未來。在經歷了半年的退縮和抗爭之後,我選擇了考研。更確切地說,如果不是女友的支援和鼓勵,我不曾想到我也會走上考研這條路。
同時,專科畢業的尷尬和求職路上的艱辛,也讓我不得不選擇一個新的起點。當明天不僅僅屬於一個人的時候,我必須肩負起一種叫做責任的東西。
2000年11月27日,我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的扉頁上寫下這樣的文字:這是一條鮮花伴隨荊棘的單行線,未知的旅程開始了……
其實,等待我的明天是什麼樣子,我並不十分清楚。但是,既然選擇了前方就儘管風雨兼程………上路!
千頭萬緒話考研1月29日
2001年1月29日從千頭萬緒中理出考研的主線。
目標和戰場雖然已經確定,但我卻忽然不知該從何做起,如入無物之陣般無處施力。千頭萬緒,我對於未來考研生活的設想凌亂而沒有章法,如何安排複習、課本如何選擇、歷年試題如何尋找等等,一片混沌。
向過來人取經或許是理清思路的最好的方式,正好朋友的女友在中文系讀研究生,可以諮詢一下。她先根據北大中文系所使用的教材列了一個書目,然後大致描述了考研複習中所應注意的問題,比如中文系老師看重基本功是否紮實,英語、政治公共課的重要性等。她還介紹了中文系老師的學術研究興趣所在以及各專業的情況,可謂受益匪淺。
第2節:總體計劃
按照書目,在北大教材科、國林風書店、風入松書店、三角地書店之間奔波,最終買齊了備考必讀的教材。透過在網上搜尋,又找到了不少各高校中文系考研試題。對於並非中文科班出身的我,透過試題難易程度的認識也好對自己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評估。
目標確定之後,便有了無比的輕鬆感。我像新生入學一樣興奮地重新添置了書包、筆記本、草稿紙和筆,它們將每天陪伴我度過整個考研歷程吧?基礎準備已完畢,箭在弦上。考研於我更像是一種榮耀,我將自己要考研的資訊傳達給我所認識的每個人………彷彿自己明天就將成為北大的研究生。這種錯覺讓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氣,儘管未來的一切都是未可知的……
凡事預則立:制訂學習計劃1月30日
終於下定了考研決心,為了確保這個現階段“最高綱領”的實施,我為自己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太瞭解自己的懶惰,計劃的強制性可以促使我不至於因虛度光陰而後悔。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時光流逝而悔恨,而是由於沒有毅力剋制自己而感到懊惱,這種對自己失望的情緒甚至會損耗人的自信,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北大中文系(也包括北大其他院系)考研有個特點,就是特別注重對專業基礎知識的考察,而不像有些院校會去考一些生僻的知識點。我所接觸的中文系老師說,即使知道了考試題目,也不一定能夠考好。比如會考一些“請評價王國維的美學思想”、“從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選一個人物形象加以分析”,這類題目考生肯定不會是沒有見過的知識點,甚至有些題目是已經考過很多年的了,但就是在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中才最見一個人的學術功力。鑑於這個特點,作為跨專業考研的我決定以課本知識的掌握為基準,將基礎打牢固。同時,整個考研程序劃分為四個階段,專業課是貫穿始終的,必須精讀四遍以上。公共課萬萬不可掉以輕心,我所知道的許多朋友就是因為公共課不及格而名落孫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