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上為2分,60分以上為1分。但是,也有一些學校有更詳細的演算法,比如北大的演算法如下:
90…100分=4。0;
85…89分=3。7;
82…84分=3。3;
78…81分=3。0;
75…77分=2。7;
72…74分=2。3;
68…71分=2。0;
64…67分=1。5;
60…63分=1。0;
60以下=0。
如果一學期修了三門課,英文3學分(成績4點)、歷史3學分(成績2點)、物理3學分(成績3點)。那麼GPA是(4×3+3×2+3×3)÷9=3。0。
美國大學對於獎學金申請者的GPA一般要求是3。0以上。對於大多數中國大學來說,只有得到平均分80分以上的成績才能使自己的GPA達到3。0以上,這個分數是絕大多數美國名校錄取學生的最低要求。而在申請獎學金的時候,GPA可謂越高越好、越高越有優勢。
如果你善良地認為,美國大學招生委員會得到的GPA成績都是經過公證、無法弄虛作假的話,那你就是大錯特錯了。
彩票能造假,論文能造假,考試有槍手,那麼,對於某些人來說,在這個小小的GPA上做些手腳又有多難呢?最笨拙的手法是自行篡改成績,下面是一個真實的例子:
2003年,一箇中國留學生被揪出來了。他原在印第安納州伯杜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前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提出了攻讀該校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學位的申請,並在去年春天被錄取。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招生部門收到一封匿名電子郵件,舉報這名學生提供的成績單和推薦信是偽造的。
經調查證實,該學生所提供的成績單中居然有7門課程根本沒有修過,其中多項成績被篡改,他所提供的3封推薦信中所稱讚的也是他未修過的課程。這起事件立即引起校方的高度重視,立即決定取消該名中國學生的入學資格,同時通知了他就讀的伯杜大學,後者對他做出了嚴厲處罰,立即將他開除。
除了這種笨拙的篡改成績的手法外,另有一些聰明的學生想出了不少小招數,更是讓美國大學難以對付。一個成功進入哈佛的留學生在網上向大家傳授他成功騙過美國大學的小招數:
當然一些小的tip還是可以用的,比如列出一份major的成績單,把一些與專業沾邊的成績又高的課加入,同時刪掉一些無關緊要的非必修課。我的計算機課成績都很爛,由於我申請的是純數學,就把這些都刪掉,這樣majorGPA就趨近於4了。
上面這些招數說起來都算笨拙的。還有一些手段高明的,則是美國人縱有通天本事也無可奈何的了。比如,有些人把管理成績和學籍的老師買通,他的成績想多高就有多高了。
這樣的事情見多了,我便對這樣的訊息有了足夠的免疫力,比如某某考進哈佛啦,某某進了耶魯啦,某某拿到哥倫比亞的offer啦等等。尤其是當這種人把錄取通知書上的“不尋常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給我看時,我便會百分之百地保持警惕。
推薦信
申請美國大學一般要求學生提供兩到三封推薦信。有位成功進入哈佛數學系的留學生給我們講述了關於推薦信的門道:
推薦信這個東西比較有意思,大多數中國老師的推薦信是沒用的,因為國外知道中國老師一般是讓學生自己寫底稿,他簽名,而且是給巨多人籤,這樣的推薦信就是走形式而已。
那什麼是真正的好的推薦信呢?關鍵在於推薦人。最好的是那種跟你申請學校有關係的老師,比如你要申請Berkeley,而這個老師最近剛從Berkeley訪問回來,或者跟Berkeley那邊系裡某個教授關係很好,那他的推薦顯然對方很信任。
我以前打過一個比方,比如非洲學生申請北大,一個莫三比克的申請者材料裡面吹得天花亂墜,還有他們國家幾位院士的推薦信,但是你的一個朋友跟你說有一個衣索比亞的放牛娃很有潛質,是個人才,那你會選哪個?當然是相信朋友的話了,所以這就是關係。
每個院系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老師,這就靠你自己去打聽了,而且怎樣跟這些老師保持好關係,而不是單純的申請時使用人家,也有很大的學問,呵呵。其次就是找那種還算有名的老師了,比如在國際上有點名氣的教授。不過中國在數學方面這種教授尤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