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次的考試,使我感覺到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我和所有的學子一樣接受考試。雖然我為學習英語傾注了十年的心血,但我並不知道自己的英語水平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所以,我積極地去參加各種考試。
無論是四級還是六級或者是托福考試的成績,都不能說明什麼,也不能代表什麼。但是,我承認這些考試和考試成績改變了我的命運,更準確地說,是改變了我的生活。我成了人們關注的物件。我每天都要收到很多來信,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家長、教師、媒體,形形色色的朋友都有,還有人給我打電話,有的人竟然到清華大學十五食堂來找我。我原來平靜如水的生活被打破了。儘管我一如既往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心態很平和,也從不覺得自己是個人物。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處在一個無法寧靜的客觀環境之中了。
我的考試成績出來後,中央電視臺的“金土地”欄目給我做了一個專題,我記得那是我四級考試成績出來後的第三個月。這個節目是以一個進京城打工的農民的角度切入的,後來我聽說這個節目還獲了大獎。我很喜歡這個節目,鏡頭中陰鬱的色調和黯淡的色彩,象徵著每個打工者艱難的生存處境和複雜的心態,更重要的是,它真實地揭示了我的心路歷程和人生軌跡。我每看一次這個節目,都忍不住會流下辛酸的淚水,內心充滿了欣慰的感動。
我常常想,上帝會厚愛每一個人的,它會用不同的方式對你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給予補償。但是,上帝只鍾愛那些自助的人。如果你不努力,你不拼搏,所有的機會都會和你失之交臂。如果在這十年之中,我放棄了對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的追求,那麼,當這一切機遇到來的時候,我又怎麼可能把握住呢?
1。飢餓的恐慌
張立勇
那個時候,我才瞭解到一個大學比一個村還大。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嚮往和憧憬一個叫大學的地方。
我們村就是個大家族,姓張的人特別多,大約有200多口人。我們家就在村子前面;一開門就能見到大山,真像成語中說的開門見山一樣。門口就是水田,對面就是大山,四周也都是山。自然風光非常秀麗,人們置身其中,就感覺走進童話的世界一樣。可是,這種美麗的自然景觀對生活在這裡的山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我們這裡很貧困,交通非常不便,山民居住的條件也很簡陋。生存成了山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他們也不會有心思盡情地享受美麗的大自然的恩賜。
我們在山谷裡,去一次鎮上要走幾十裡山路。彎彎曲曲的山路,記載著每個山民的人生,也記載著我童年和少年的人生。
我有一個叔叔住在另外一個縣,他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每逢放假的時候,他都會到我們村裡玩,我們會圍繞在他的身旁,貪婪地聽他講北京的故事。他告訴我們說,人民大學比幾個村子還要大。我當時很驚訝,天哪,那麼大的校園啊!那個時候,我才瞭解到一個大學比一個村還大。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嚮往和憧憬一個叫大學的地方。許許多多的夢想,在那個時候就開始徐徐地飛翔了。
在家裡,我常常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爺爺在我爸爸1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奶奶改嫁了,就剩下爸爸和姑姑兩個人相依為命。他倆一貧如洗,連農具都沒有,去幹活的時候還要向別人借,借別人的鋤頭,借別人的牲口。農忙的時候人家也幹活,龍口奪食的季節,人家都在白天黑夜沒命地幹,父親只能抽空兒去借了。
因為從小沒有父母的約束和管教,他很調皮、很搗蛋。村裡人都用同情和憐憫的眼光打量著爸爸,他們都覺得這個孩子一輩子完了,沒什麼出息了,可能連媳婦也娶不上。有的人也會歧視我爸爸。爸爸後來長大了,懂事了。可以想像,一個窮孩子在那個年代沒有父母有多艱難。他向別人借錢的時候,人家會這樣想:他有能力償還嗎?所以,歧視、尷尬、拒絕、冷漠就成為家常便飯。但我特別尊重我的父母,特別崇拜我的爸爸,他雖然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最起碼他打破了眾人覺得這個孩子連媳婦都娶不上的評價,他不僅養活了一個家,而且還生養了三個孩子。我爸爸把姑姑嫁了之後,用姑姑的嫁妝錢給自己娶了媳婦。要是姑姑不出嫁,爸爸就沒有錢娶媳婦。雖然我不能對這種事情做評論,但這件事讓我對貧窮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爸爸雖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也算不上特別有本事的男人,但是他能撐起一個家來,能養兒育女。我覺得他已經很了不起了。在村裡,我們兄妹幾人讀書都很用功,這是最讓爸爸自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