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滲進了學校:一些學校的家政課教師被聘為家庭教師,她們給高年級女生講了許多秘密(直至男人喜歡什麼,怎樣佈置臥室才能討得男人的喜歡,等等)。實際上,家政課講授的內容自始至終全是漂亮的餐巾和桌上的碟子、小酒杯、高腳杯之類的東西,根本不提質樸和典雅是生活美的極重要特徵。市儈的幸福觀、對貴重物品的佔有慾,在這裡有了市場。
毫無疑問,一切與生活有關的事物應當服從於美的規律、道德審美原則,以及新人的情趣和觀點。人們處於美好事物之間的時候都會感到心曠神怡。可是,如果只有物引起了審美樂趣,如果生活的歡樂只歸結為佔有物,即使是最不可缺少的物,那麼,人的精神發展就會受到限制,這種人將沉溺於日常瑣事而不能自拔,他的智力、道德與審美標準將逐漸變得模糊起來。物的美遮住了他的視線,使他無法看到真正的美,即人的美、人們的相互關係與創造活動的美。
理解物的真正美,對樹立人的自尊感有著重大意義。美的物品引起的審美喜悅,決不應該變成對物的佔有慾。如果物之美變成目的本身,人就可能以其行為損害人的美。那些從市儈觀點欣賞物品的婦女會是這樣。她們只關心外表,關心裝束,而不再想內心美,即不再想提高文化素養和豐富多彩的精神情趣。
人對物的美持正確觀點(如對服裝之美),對人的成長有重大意義。這種觀點的道德審美傾向,在婦女的精神生活中是極重要的。例如,服裝美,對婦女來說,應是人化的美。它與體形相協調,能遮住或減弱體態上的某種缺陷,能突出優點,使人賞心悅目,產生美感。
審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一般文化水平和道德修養。因此,培養年輕人領悟和珍惜真正的人間美,教育他們在與其他人的精神交往以及自己平日的行為舉止中,追求道德審美理想,乃是一項極重要的任務。我們周圍的事物不應以其外表美招惹人,它們的審美本質應當首先表現在服從於最高的人的美上。每個人都應當成為自己生活的藝術家,成為自己的藝術家。這也是培養共產主義道德方面的極為重要的課題之一。物質生活條件變得越好,人特別是女人佔有的物越多,文化水平就應越高,整個精神需求的範圍就應越大。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才不至於被物吞噬,而在人們的相互關係特別是男女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審美關係中,物才不起決定性作用。
我認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著很大作用的許多生活用品現在都很講究外表美,相信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它們將變得更加精緻完美,人們使用起來也將更加感到稱心如意。人的智力和審美力將高度發展,人要進行審美評價的物件範圍將更擴大,生活必需品也將更適應人的需要。對我們周圍的具體實物的審美評價的尺度是,不要破壞人們的愛好和興趣,不要把人變成市儈,而要有助於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和促進人的道德進步,有助於同周圍的人建立起良好的相互關係和培養新人的精神面貌。
為在將來解決這個課題,看來,需要建立一種專門的生活工業,以便有明確目的地保證家務勞動和餘暇時間。
即使是簡短地,但也十分有必要談談怎樣提高從事家務勞動的農村婦女的審美能力問題。女莊員的勞動負擔比城市婦女重得多。她們在集體農莊裡勞動需要完成定額;她們要同家庭內的其他成員一起耕種宅旁園地,要飼養牛和家禽;她們和其他婦女一樣需要照料自己的孩子。儘管這樣,她們也如同城市婦女一樣需要注意自己的服裝、食器和其他什物的美。她們的平日勞動使她們有更多的危險變成鼠目寸光、屈從於丈夫的意志的人。
我在陷入沉思的時候,彷彿總是圍繞著一個“軸”轉,時而離它近些,時而離它遠些。這個軸就是我在本書標題中提出的題目。的確,圍繞著愛情這個軸轉的題目是數不勝數的。
站在我們面前的學生,不僅是孩子,也是未來的父親和母親。7——8歲的孩子由母親送入學校,可是在14——15年之後,他們很有可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校。我們的學生將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進入成年期呢?他們對自己,對別人,特別是對將要同自己生活一輩子的人提出哪些道德要求呢?
為使我們的學生在進入獨立生活以前,不僅做好參加勞動的準備,而且成為一個為人和社會的道德進步進行英勇鬥爭的戰士,那麼在學生的青少年時期需要怎樣安排集體的精神生活呢?這些問題日益引起教師的強烈關心。我們的責任是,讓每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在思想和情感中積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以便能為爭取自己的和未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