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馬爾科姆瞥了一眼,“二十個圖釘共分四種顏色。每種顏色有五十,分佈在全島各地,呈五角形,或者某種形式的五邊形,我看像是一個網路。”
“阿比不是說過島上有個網路嗎?”
“他是說過……有意思……”
“好了,現在先別管這個了。”索恩說道。他又回到走廊裡,循著手持式監視器上的訊號向前走。等他們都出來後,馬爾科姆隨手把門關上。他們沿走廊繼續向前,又看見一些辦公室,但沒有再進去。他們只是循著萊文發出的訊號向前。
在走廊的盡頭有兩扇玻璃門,上面寫著:未經許可不得入內。索恩朝裡面看了看,但看不見多少東西。他只覺得裡面地方很大,有很多複雜的機器,但由於玻璃門全是灰塵積垢,汙斑點點,很難看清裡面的東西。
索恩對馬爾科姆說:“你真的知道這個建築物是幹什麼用的嗎?”
“這個我是非常清楚的。”馬爾科姆說道,“這是恐龍製造廠。”
“為什麼有人要製造這種東西?”埃迪問道,
“誰也沒有要製造,“馬爾科姆說道,“所以他們才如此保密的嘛。”
“我聽不懂你的話。”埃迪說道。
馬爾科姆微微一笑:“說來話長了。”
他把手伸進門縫裡,想把門開啟。可是它們紋絲不動,他哼了一聲,又使了一把勁。突然,那門發出吱吱的金屬般的聲音,向兩面滑動開啟了。
他們走了進去,發現裡面黑洞洞的。
他們用手電筒照著,朝一條黑漆漆的走廊向前走。“要了解這個地方,就得談到十年前有個叫約翰·哈蒙德的人,還涉及到一種叫白氏斑馬的動物。”
“什麼斑馬?’
“白氏斑馬。”馬爾科姆說道,“是一種非洲哺乳動物,樣子很像斑馬。它在上十世紀就絕了跡。可是在本世紀八十年代,有人運用最新的DNA提取技術從一張白氏斑馬的皮中提取了大量DNA。由於提取的量很大,所以人們開始探討復活白氏斑馬的問題。如果能復活白氏斑馬。那為什麼不能復活其他已經滅絕的動物呢?渡渡鳥行不行?劍齒虎行不行?甚至恐龍行不行?”
“恐龍的DNA到哪兒去提取?”索恩問道。
“其實嘛,”馬爾科姆說道,“這些年來。考古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殘缺的恐龍DNA,可是他們並設有大肆宣揚,因為他們從來也沒有取得足移的、可供用作分類工具的DNA材料,所以這看上去就沒有多少價值了,它只是讓人們感到好奇而已。”
“可是要想重新造出一個動物,你所需要的遠不只是DNA吧。”索恩說道,“你得要有完整的DNA來。”
“對呀,“馬爾科姆說道,“想出提取辦法來的,是一個名叫哈蒙德的人。他是個具有冒險精神的資本家。他認為,當恐龍活著的時候,也許會有昆蟲叮咬它們,吸它們的血,就像今天的昆蟲一樣,這些昆蟲有的會歌在樹枝上,被粘在樹膠上。有些樹膠會變成琥珀。哈蒙德認為,如果在儲存於琥珀中的昆蟲身上打上一個孔,從它們的胃中抽取一些東西,你最終將能得到一些恐龍的DNA。”
“他得到了嗎?”
“是的,他得到了。於是他建立了國際遺傳技術公司來開發這一發現,哈蒙德是個精力旺盛的人。他在籌款方面是個真正的天才。他想出瞭如何籌集足夠的款項以便把研究工作從DNA來過渡到遣出活生生的動物。款項的來源沒有馬上公開,因為重新把恐龍製造出來固然非常激動人心,可是這並不能成為治癒癌症的靈丹妙藥。”
“所以他決定興建一個旅遊景點。他打算把恐龍放在一個動物園或者主題公園裡,用收費的辦法回收複製恐龍所需要的經費。”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不是。哈蒙德實際就是這麼幹的,他在從這兒往北去,一個叫努布拉的島上建起了這樣一個公園,他原本打算於一九八九年對公眾開放,就在它即將開放之前不久,我親自到那個地方去看了一下。結果哈蒙德遇上了麻煩。”馬爾科姆說道,“整個公園的系統出了問題,結果恐龍跑了出來。有些遊客遇了難,此後,那個公園和裡面的所有恐龍都被摧毀了。”
他們從一扇窗戶旁邊走過的時候,隔著玻璃可以看見在外面那片平地上,靠河邊吃草的一群群恐龍。
索恩說道:“如果它們都已經被摧毀,那這個島作何解釋呢?”
“這個島。”馬爾科姆說道,“是哈蒙德見不得人的小秘密。是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