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4/4 頁)
裡監禁起來。當天晚上,他便帶著十幾名換上便衣計程車兵離開了行營,按照袁肅的吩咐開始辦事。為了消除趙方毓失蹤的影響,他還派人去通知了吳立可,當然並沒有跟吳立可全盤托出,只是隨便編了一個藉口,拉攏吳立可來配合行事。
趙方毓在今天早上的時候剛剛從鎮守使署衙搬出去來,住進了縣政府的招待所。他之前還打算只在縣政府招待所住上一天,次日就以視察災情為理由,前往北戴河洋教區去住洋公寓,自己從小到大都養尊處優,此次外派公幹不僅不願收斂,反而更想借機威風一把。
只一個晚上的時候,陳文年就在縣政府招待所把所有事情都辦妥了。不僅收買了兩名隨員,同時還藉助這兩名隨員的口,安撫了其他隨員,只說趙方毓今日去拜訪袁司令時正好遇上英商會理事長羅伯遜,羅伯遜邀請趙方毓前去北戴河做客,過些時日才會回來。
在縣政府招待所的房間裡,陳文年搜到了趙方毓的許多檔案,其中有一封是與北京興盛和糧行的私人信箋,信箋的內容雖然沒有寫的太明顯,但也透露了串謀欺詐賑災款的事實。除此之外,關於內閣總理辦公室簽發的大總統特別命令也找到了,而這份命令奇怪的地方就是並非由大總統親自簽署,而是由內閣總理代為簽署。
陳文年心中感到疑惑,一時猜不透到底是大總統要查袁肅,還是內閣總理假借大總統之手來查袁肅,又或者是大總統老謀深算,故意留了一個臺階,把責任都推到內閣總理身上。如果查出袁肅勾結洋人屬實,那大總統必然是大義滅親,如果查不出所以然來,大總統也能全身而退,不至於傷了叔侄之間的和氣。
畢竟,袁肅現在手裡有幾千人馬,而且還是在近畿直隸眼皮底下,該懲辦的時候不能心慈手軟,該拉攏的時候也不能含糊其辭。
深夜時分,陳文年返回行營與袁肅見面,彙報了事情的經過,在將興盛和糧行的信箋和大總統特令交出來時,順便也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說明了一下。
袁肅覺得陳文年的分析很有道理,不過眼下不管中央政府究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