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朱厚照大汗:“父皇,我也就是借用一下。用完就讓他們回去了。”
看著朱厚照,孝宗思考了一會便答應了,“行,一會讓王嶽領著你去神機營”
看到事情成了,朱厚照大喜:“謝謝父皇。”
得到滿意的答覆,朱厚照便開心的離開了。
在路上朱厚照邊走邊思考。朱厚照知道自己的父皇並不太重視自己弄得這個鏡子,他之所以答應自己只是因為他寵愛自己,由於自己的父親孝宗一生只寵愛自己的母親張皇后,而自己的母親也只為生了兩個兒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朱厚照自小就被視為掌上明珠,孝宗對於他可謂是有求必應。這一次最終也沒有例外,。不過朱厚照相信自己的父皇不重視這個鏡子只是因為他沒有見過銀鏡而已,等到製成之後他有信心讓孝宗對這個鏡子大吃一驚。
很快朱厚照便跟著王嶽來到了京郊神機營的駐地。
神機營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熱火器部隊,明代京城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為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建立於1510年),要早一個世紀左右。
平時神機營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的編制不同,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2人、武官2人、掌號頭官2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1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營專習神槍、神炮。稍後,又得都督譚廣馬5000匹,稱五千下營,附於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2人。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合用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大連珠炮200杆(多管火銃);合用藥675斤;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對於這支明朝歷史上的唯一一支全火器部隊,朱厚照可謂是嚮往已久,只是以前一直沒有機會來這裡,這回終於逮著機會可以近距離參觀一下神機營了,朱厚照可謂是激動不已。並且這回朱厚照來神機營也是帶著目的的。
北京作為明朝的都城,有著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多的工匠。明朝的工匠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工部和內府各監局控制下的民匠,一是都司衛所控制下的軍匠,一是戶部控制下的灶丁。在京城順天府控制著大量的工匠,京城禁軍中也有大量的工匠,而工部下面的優秀工匠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放著這麼多的工匠朱厚照沒去找,唯獨找到了神機營的工匠,就是為了能夠近距離的參觀一下神機營,瞭解一下神機營的現狀。歷史上無數的教訓告訴我們,冷兵器終歸是要淘汰的,熱兵器才是未來世界的主流。作為明朝唯一一支熱兵器部隊的神機營毫無意外將是未來朱厚照發展的重點。這一次來這裡探查一下情況也是為自己以後發展神機營做好準備。
第十七章 王輝與劉養正
更新時間2012…4…12 14:47:27 字數:2975
朱厚照離開之後沒多久孝宗朱佑樘整理完便前往奉天殿上早朝去了。奉天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鑾殿。只不過後來被改成了太和殿。
等到朱佑樘在龍椅上緩緩坐下,群臣開始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萬歲。”
等大臣們行完禮之後,領班太監走上前來高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啟稟皇上,臣有本要奏”領班太監剛喊完兵部尚書馬文生站出來說道。馬文升(1426—1510)明朝大臣,字負圖,號約齋、三峰居士,晚年更號友松道人、三峰居士,鈞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遷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為兵部右侍郎,歷遼東巡撫、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弘治初任兵部尚書,十五年任吏部尚書,位居一品。去世後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諡號端肅。一生成績顯著,先後輔助代宗朱祁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宋朱祐樘、武宋朱厚照,故後人有“五朝元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