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得機會真不大。不要瞧不起蒙古騎兵,雖然清朝之後的蒙古騎兵真的是不行了,但是在明朝的時候蒙古的騎兵還是很厲害的,特別是巴圖蒙克也就是達延汗時期的蒙古騎兵是自元朝之後蒙古騎兵最強大的時候,歷史上達延汗縱橫草原無敵,就是明朝在巴圖蒙克時期也基本上都是吃敗仗。要是沒點本事巴圖蒙克也不會被稱為草原的中興之主,他的地位可是僅次於成吉思汗的。厲不厲害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對巴圖蒙克有興趣的人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不過不要在網上查,因為網上關於巴圖蒙克的生平在很多網站裡都不一樣。本文采用的是度老師上的,就我本人在網上就找著了三個關於他的不同生平,並且相差還比較大。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管哪個網站都說了巴圖蒙克很厲害。
第一百一十八章 苦等援兵終來到
更新時間2012…6…11 12:09:25 字數:2176
站在瞭望臺上,朱厚照向下面望去,搜尋了一會終於找著了此時同樣穿著一身血紅鎧甲的巴圖蒙克,只見他右手拿著一把彎刀,左手抓著馬韁繩,身邊帶著一百多護衛,百馬賓士的朝著瞭望臺而來。
“大草原的勇士,殺啊……”遠遠的前面的韃靼士兵便已經聽到了自己大汗的聲音,扭頭一看巴圖蒙克親自上陣了,登時韃靼人的進攻更加勇猛了。
巴圖蒙克感到距離了望臺副臺兩百多米的地方就停了下來,他並沒有親自去攻鎮撫臺,但是就是他簡單的站在那裡不斷的為韃靼士兵鼓舞勇氣,就使得韃靼士兵更加悍不畏死的朝明軍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鎮撫臺一共一個主臺,四個副臺,前面還有九十八個鼓樓。此時整個鎮撫臺外面已經全是韃靼士兵,為了防止自己被明軍從背後放箭,所以此時韃靼人的主攻放在了這將近一百個鼓樓身上。
鼓樓總共上下兩層,面積極大,一個鼓樓裡可以容納將近一百名士兵。底樓計程車兵多以長槍兵為主,上層計程車兵多以弓箭手為主,上下再配以少量的火槍手。單從打擊力量上來說鼓樓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九十八個鼓樓將近一萬名士兵,他們的存在極大了牽扯住了韃靼人的兵力,為了除掉這些鼓樓,巴圖蒙克不得不投入了將近五萬的兵力來圍攻這些鼓樓。
九十八個鼓樓以七個為一組組成一個小的鼓樓群,每一組裡中間一個稍大一點的鼓樓,周圍在圍上六個小的鼓樓。每一個鼓樓只見剛好有一箭之隔,七個鼓樓區圍在一起透過合作可以射殺進入鼓樓周圍的所有人。
“嗖”“嗖”“嗖”“嗖”此時的戰場上出現最多的聲音就是弓箭發射的聲音和箭矢破空時和空氣摩擦產生的聲音。
站在鼓樓上的明軍不斷地不要命的發射著所有的弓箭,反正等鼓樓被攻破了這些東西也得落到韃靼人手中,還不如現在全都發射出去呢。在下面的韃靼士兵同樣不甘示弱,射箭一直都是草原民族的一個絕活,在上面的明軍朝下面射箭的同時下面的韃靼士兵也是不斷的朝上面的明軍進行著還擊。兩軍沒有太多的短兵相接,遠距離的射擊成了最主要的攻擊手段。將近六萬人的互射,使得整個天空都是箭矢滿天飛。
不斷的有箭被射出去,便會不斷的有人倒下,不過靠著地勢上的優勢,明軍對韃靼的射擊很容易就可以打中目標,明軍的每一輪箭雨過後總會在地上留下大批的韃靼士兵的屍體。但是很顯然韃靼人沒有退去,每一次的明軍射擊,韃靼人都是毫不畏懼的進行還擊,之後便是成群的韃靼人不要命的朝每個鼓樓一層的明軍發起了潮水般的進攻。
此時縱然鼓樓兵多器精,但大多數的鼓樓仍然沒有逃出不出被攻破的命運。韃靼十二萬多的兵力全部都投入了戰場,除了一部分士兵還在後面作為補充兵力而沒有開始廝殺之外,其餘的所有人都已經身處這個兇險的戰場了。一個鼓樓有近百名守軍,但是靠著自己兵力的優勢,韃靼人在每個鼓樓周圍都圍了不下五百的兵力。靠著自己人數上的巨大優勢,韃靼人很快就壓制住了明軍的射箭,之後便會有衝鋒的韃靼人蜂擁進入鼓樓,一次次的慘戰,一個又一個的鼓樓接連被攻破。韃靼士兵爭先恐後的衝上了鼓樓。沒有了防守上的優勢,鼓樓裡計程車兵不得不和韃靼人近身肉搏。雖然他們知道自己生存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但是他們卻沒有退縮,要想打敗我們,除非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朱厚照站在上面看著一個又一個的鼓樓被攻了下來,而自己卻無能為力。雖然自己也組織了其次大規模的救援,但是無奈鎮撫臺的明軍在兵力上實在是處於絕對的弱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