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成問題。
魁頭的戰術不能猜測,一旦進入到馬邑境內,三千騎兵立即就會採取蝗蟲戰術,化整為零,劫掠各地,到時候李重只能四處救火,而魁頭的三千騎兵隨時可以聚攏成一股大軍,殲滅李重的救火部隊。
甚至個別的縣城如果防備鬆懈,被攻破城池都不算意外。
可以想象,這三千殘暴的騎兵能給雁門造成多大的傷害,就算李重將百姓都安置在縣城,可尚未收割的莊稼怎麼,百姓的房屋怎麼辦?這些騎兵要是不將野谷燒的一乾二淨才怪。
到了冬天,大家就要喝西北風度日了。
“怎麼辦?”眾將面面相覷,誰也拿不出辦法來。
程昱終歸沉穩一些,慢慢問道:“張彩,你可知魁頭的行軍路線。”
張彩急忙搖頭,無奈地說道:“草民真的不知,不過上一次魁頭劫掠雁門是在永漢元年,也許魁頭不會改變行軍路線,過的時間不長,魁頭上次行軍應該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大人或可探查出來。”
說道這裡,張彩站起身來,在懷中取出一張皮紙,輕輕的放到桌案上,說道:“這是草民所繪的地形圖,請眾位大人過目。”
“地圖!”李重猛的站起身來,將地圖拿到手裡,徐徐展開,看了一眼,這才把目光放到張彩身上,來回打量這張彩,眼神驚疑不定。
第八十五章 蛛絲馬跡
張彩毫不在意李重咄咄逼人的目光,苦笑道:“李大人如果想繪製塞外的地圖,不必叫人混進商隊,太麻煩了,只要李大人需要,張彩必定將所知地形繪製成圖,雙手奉上。張彩雖說是一介草民,貪財好色,貪生怕死,但小人還不敢忘記自己的身份,小人是華夏子民,身體裡流的是炎黃血脈,而那裡……不是!”
說著話,張彩眼神灼灼,挺直腰身,衝著北方一指。
李重神情肅穆,雙手抱拳,衝著張彩一躬到地,口中說道:“李子悔代雁門百姓謝過張先生。”
李重確實小看了張彩,這也不怪他,在李重所處的後清,賣國的漢奸層出不窮,李重實在是害怕!可李重忘了,現在是漢朝,是儒生也能喊出: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大漢,這裡有貪官汙吏,有流寇奸雄,但就是沒有賣國的漢奸。
無論是暴虐的董卓,還是剛愎自用的公孫瓚,勇武的馬騰,甚至闇弱的劉虞,都沒做過出賣大漢利益的舉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漢人依舊是高人一等的。
送走了張彩,眾人立即聚攏在地圖周圍,仔細檢視。
張彩繪制的地圖極其簡單,只有大致的山脈、河流以及可以供大隊人馬行動的路線,剩下的就是鮮卑各部的聚集地,但大家都知道,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這個聚集地的準確程度有待商榷。
李重沿著強陰縣向上看,一眼就見到南池。
南池就是現在的黃旗海,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哈爾右翼前旗境內,在三國時期,是一座大湖,東西長百里,南北也有四十餘里,碧波盪漾,盛產魚蝦,湖畔牧草豐富,非常適合騎兵駐紮。
“我猜測這裡就是魁頭的駐兵之所,你們看呢?”李重在南池上畫了一個圓圈,慢慢說道。
程昱點頭附和道:“很有可能,南池確實是駐軍的好地方。”
太史慈也笑道:“我要是魁頭,也必定會駐軍於此,讓兵卒和戰馬休憩。”
看到程昱和太史慈都贊同自己的判斷,李重說道:“既然如此,明日我們就趕往強陰縣,前去南池檢視。”
第二天一早,李重出兵五千,直奔強陰縣而去,五天之後,五千兵卒進駐強陰,李重等人來不及休息,立即帶領五百兵卒趕赴南池檢視。
這是李重第一次來到長城之外,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青草,不時有野兔、黃羊在遠方一閃而逝,給草原增添了幾分勃勃生機。天空中盤旋的蒼鷹偶爾發出高亢的鳴叫聲,響徹雲端。
如果不是遠方的青山連綿起伏,不住的變換形狀,讓人感覺到視覺的差異,李重簡直懷疑自己在原地踏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正是塞外草原獨有的風景。
縱馬賓士,不到一日就感到南池湖畔,離著湖畔數里之遠,眾人就已經聽到水鳥歡快的鳴叫聲。
眾人精神一震,不約而同的讓戰馬加快速度,想看看南池到底是什麼樣子。
“好美!”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李重不由自主的叫道。湖面如鏡,斜陽西下,水鳥齊飛,這就是南池的景色。
來到湖畔,眾人先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