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說實話,如果時間迴轉,曹操寧可許褚沒有一刀秒殺了高覽,讓戰事處在可以控制的狀態下,這樣一來,夏侯惇的軍陣至少能多堅持一刻鐘的時間。
有了這一刻鐘的時間,曹操完全能將所有的騎兵撤到汶水南岸,至於夏侯惇的步兵,曹操早就有放棄的打算了,他們就是曹操的棄子。
也確實如同曹操想的一樣,如果不是高覽身死,趙雲和太史慈絕對不會硬衝夏侯惇的軍陣。
這不是顛倒黑白,實際上趙雲和太史慈帶著騎兵和夏侯惇許褚對沖更安全一些,最起碼,兩軍都明面廝殺,依照他們的武藝,只要不犯渾,護住自身沒有多大問題,當然,這也是需要體力支撐的,體力不夠,什麼猛將都沒用。
但直接衝擊對方的軍陣可不一樣,衝陣之時,運氣要佔絕很大一部分原因,誰知道附近有什麼危險,就算趙雲太史慈這樣的武將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危險有敏銳感知力,但人家要是有陷坑,絆馬索之類的東西呢!
看羅大大的《三國演義》就知道了,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牛叉不?玄幻不?但羅大大也要弄個真龍護體,紅光繚繞之類的玄幻劇情的把趙雲救出陷馬坑,不然的話,除非趙雲的戰馬是透視眼,能看清一切危險才可以。
第三百三十章 假到真時真亦假
飯要一口口的吃,李重再怎麼佔據優勢也不可能一口吞下曹操的一萬多兵卒,曹兵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綿羊。
亂戰的話,李重也能取勝,但那會增加兵卒的傷亡人數,所以李重採用步步推進的策略,一部分一部分的吞噬曹操的兵卒。
除了鍥而不捨追殺許褚的趙雲,高順、太史慈、周倉三人保持著嚴密的陣型,慢慢向內推進。散亂的曹兵根本沒有任何抵抗能力,逐一被三人絞殺,如果不是曹操及時下令兵卒聚集到渡河軍隊之前,很有可能會落到全軍覆沒的下場。
曹操飛快的計算了一下,自己手下的兵卒已經有一半渡過汶水了,所以曹操立即拋棄了還在戰鬥中的曹兵,全軍退向汶水南岸。
曹兵像螞蟻一樣湧上浮橋,亂哄哄的向汶水南岸擠去,無論曹純如後約束也無濟於事。
曹純大怒,帶著督戰的虎賁軍接連砍殺了數十名曹兵,血染浮橋,這才讓曹軍恢復渡河的秩序。曹純的決定英明無比,如果讓曹兵一擁而上,浮橋上人擠人,兵卒移動的速度反而更慢了。
見到擠不上浮橋,有心急的曹兵就直接跳入汶水,泅水渡河。
必須要說明的是,一開始游泳渡河的兵卒不是傻子,他們對自己的水性很有自信。但緊接著,人類的盲從心就害慘了曹兵,曹兵接二連三的跳入汶水,向南岸游去,結果可想而知,不是每個人類都有游泳天賦的。
汶水之中很快就響起淒厲的呼救聲,無數水性不過關的曹兵在汶水之中掙扎,妄圖抓住身邊的任何東西,這樣一來,不少無辜的曹兵也被拖累下去。
曹操只有頭看了一眼,就轉過頭來,不是曹操心中不忍,而是曹操根本就沒把這些兵卒放在心上,按照曹操對戰場的估計,大約會有四分之一的曹兵來不及渡河,既然這四分之一的兵卒來不及上浮橋,那就只能讓他們聽天由命了,游泳渡河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和曹操判斷的一樣,大約在曹兵渡河結束的時候,太史慈等人也掃清了戰場上殘餘的兵卒,直奔曹操殺來。
曹操一點也沒有迎戰的意思,直接就帶領兵卒撤向浮橋。
處在戰線最前端的趙雲正和曹軍短兵相接,曹兵一退後,趙雲立即就知道了,當即追殺上去,擴大戰果,許褚卻連戰連退,慢慢退到浮橋前面,和曹操匯合。
撤退的兵卒當然沒什麼戰鬥力,趙雲槍長馬快,轉眼之間就趟過曹操的遊兵散勇,追到許褚身後,挺槍刺向許褚的後心。
許褚暗歎一聲,只得轉身抵擋。轉眼間兩個人就交手十餘招,許褚奮力劈出幾刀想要逼退趙雲,卻無奈的發現,這幾刀和平日的水準相差天地,要速度沒速度,要力量沒力量,趙雲抵擋起來毫不費力。
趙雲見到許褚刀勢軟弱,冷笑一聲,手腕猛的一抖,舞出一團槍花,奔著許褚席捲而去。
許褚一聲大喝,一刀劈在趙雲的槍影中心,震的趙雲的槍桿亂顫。
“哈哈哈……”見到槍招被破,趙雲不怒反笑,化槍為棍,衝著許褚就是一陣亂砸。剛才趙雲那一槍純屬試探,出招之時留下了不少餘地,被許褚一刀劈散之後,趙雲立即就趕到許褚這廝技止此耳!沒什麼反抗的能力了,毫不猶豫的猛攻許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