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泥水,看到李重的動作,高順等人也急忙跳下馬來,雖然他們很不願意,但總不能比李重架子還大吧!
“這位就是華佗神醫嗎?”李重抱拳問道。
華佗看上去五十餘歲,鶴髮童顏,面容清矍,挎著一個青色皮囊,要不是身上的衣衫破爛一些,破壞了整體形象,那就跟神仙下凡沒什麼區別了。
華佗也一愣,他都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出來“迎接”自己,急忙抱拳道:“神醫愧不敢當,老朽想要求見晉陽侯。”
華佗沒把李重當做李重很正常,在這個年代,醫生的地位並不怎麼高,而且諮詢也不發達,華佗雖說是神醫妙手,但知道的人也有限,華佗不認為自己會有那麼大面子,叫李重親自來接。
而且你瞧瞧,這數十人,都一個個都目不轉睛的瞪著自己,這是要追究自己一個莽撞之罪嗎?
“在下就是李重,神醫快請進來說話。”李重滿臉驚喜的說道。
華佗由自不信地問道:“你就是晉陽侯?”說著話,還想看守營門的兵卒看了一眼,見到兵卒點頭,這才一臉驚詫的跟隨李重進了營門,直奔大帳走去。
進了大帳,李重急忙叫人給華佗看座,奉上米酒,接著就問起華佗的來意。
華佗臉上表情變幻莫測,過了好一會兒,才起身施禮,問道:“晉陽侯可是要水淹鄴城?”
“神醫怎麼知道本候要水淹鄴城?”李重奇怪的問道。
李重並沒有把水淹鄴城當做什麼機密要事,但李重卻不認為華佗這個醫生能猜到自己的想法,二者風馬牛不相及啊!
華佗嘆了一口氣,慢慢說道:“老朽……”
經過華佗的訴說,李重終於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華佗四處行醫,正巧來到鄴城附近,此時天降大雨,華佗就跑到漳河邊上檢視,這也是華佗心性慈悲,生怕漳河決口,淹到附近村民。
不料就碰見甘寧等人在漳河河堤上指指點點,說什麼在哪裡放水,怎麼挖提啊之類的。
華佗也不是傻子,立即就聽出來甘寧的意思,這是要放水淹城啊!
華佗此人確實是個大好人,有著醫者心腸,就找到李重的軍營,想要阻止李重這種禍及百姓的行為。
守門的兵卒當然不會給華佗通報了,開什麼玩笑,李重是什麼身份,是你一個小小的醫生想見就見的,我要是冒然通報,豈不是要挨軍棍。
但華佗是什麼人,當即就指出了兵卒身上的幾處暗疾,當然言語之間不免稍有些誇大,嚇得幾個兵卒魂飛魄散。
最後守門的兵卒一想,還是看病要緊,主公總不能因為自己冒然通報就砍了自己腦袋吧。
聽完華佗的言語,李重慢慢說道:“不瞞神醫,本候確實想要水淹鄴城。”
華佗生性耿直,當即就斥責李重道:“晉陽侯,你們兩軍交戰,生死各安天命,但是水淹鄴城,就不怕導致生靈塗炭,被人唾罵嗎?”
“大膽!”華佗話音一落,李重手下眾將立即怒喝道,不少人已經把手按到劍柄上,只要李重一發話,立即就要將華佗碎屍萬段,就連趙雲也眼神冷厲,殺機迸發。
這不是說趙雲這些人就是狼心狗肺,天性狠毒之人,他們也知道放水淹城必定會傷及無辜,導致生靈塗炭。
可是作為一名武將,他們早就看透了,戰爭這東西本來就不可能透過仁慈的方式贏得勝利,別的不說,每次打仗死傷計程車卒就不無辜嗎?甚至有寫兵卒都不知道為什麼打仗,他們參軍只不過是為了混口飽飯而已。
無數次的血腥征戰教給他們,仁慈也是要分物件的,本方兵卒的性命才是重中之重,而百姓只能排在第二位,所以李重要放水淹城,這些人才沒有一個表示反對的,空談仁義的人是當不了將軍的。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關鍵是死的人是誰,死的有沒有價值而已。
可是華佗不一樣,他是一個醫生,一個有這憂天憫人情懷的人,或者說華佗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華佗的眼中,打仗就是當兵的事,不能把百姓牽扯進來。
不得不說,這種想法極其幼稚,無論怎麼打仗,受苦的永遠是老百姓。有句話說得好,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就是這個道理。
李重看著華佗,心中感慨萬千,從內心深處來講,李重認為華佗的人品要超過自己千倍、萬倍,但是李重也知道,想要平定天下,還是要靠自己這種人,霹靂手段、菩薩心腸。
再一想,曹操、劉備、袁紹、呂布等人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樣呢,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