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4/4 頁)
一槍刺向那裡,就被說這兩個人了。
槍影消散,三個人被兵刃上傳來的力量震退了好幾丈遠,趙雲一言不發,撥馬就走,爪黃飛電彷彿能感受到主人的心思,頃刻之間就將速度提升到極致,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蹄印,消失在界橋之下。
張頜高覽倒不是不想追殺趙雲,可他們剛緩過氣來,趙雲的戰馬已經跑出去好幾丈遠了,計算了一下馬速,二人只能無奈的搖搖頭,高覽還摸了摸弓箭,但想了一下,覺得射出去也就是浪費一支羽箭而已,只能悻悻的迴歸本陣。
界橋一戰,趙雲力敵張合高覽二將,威名頓起,隱隱有直追呂布的意味。
但也只有少數人知道,趙雲最後跟落荒而逃差不多了,如果換做是呂布,從容而退不是問題,甚至都有戰敗二人的希望。
但無論如何,接著趙雲以一敵二的威勢,聯軍這方面在士氣上還是佔據了一絲上風。
李重在高覽出陣以後,並沒有派甘寧等人上前助戰,並不是低估張合高覽二人的武藝,而是有些斤斤計較的意味,同理,曹操沒派出人助戰也是這麼想的。
二人斤斤計較一絲士氣的得失,主要是因為兩個人處在劣勢。
別看李重和曹操這邊兵強馬壯,文臣有什麼程昱、荀攸、郭嘉、武將有趙雲、甘寧、周泰、太史慈、夏侯惇、張遼、徐晃、許褚,文臣武將一大堆,又有陷陣營,虎豹騎助陣,但是,這只是紙面上的實力而已。
反觀袁紹這邊,只有躲過一劫的田豐,還有郭圖、辛評等人,武將也只有文丑、張頜、高覽等人,而且兵力只有八萬,只是稍稍超過聯軍,大多數還都是新招募的兵卒,但是,袁紹的實際實力要超過李重和曹操的聯軍。
同樣,在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來分析雙方的實力,先說天時,此時正是冬季,毫無疑問,袁紹佔據絕對的上風,李重還好一些,曹操有不少揚州的兵卒,對寒冷的天氣極不適應,戰鬥力下降的很快,甚至有爆發傷寒疾病的可能。
再說地利,同樣是袁紹佔據上風,別看李重和曹操是防守一方,但袁紹可以攻擊的路線很多,而且曹操的糧道很長,是個極大的隱患。
最後就是人和,沒有任何懸念,袁紹完爆李重加曹操的組合。
不管曹操和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