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回家時心情特別好,還破天荒地喝了點酒……後來,母親告訴素玉,父親那天真的很自豪、很高興,因為閨女居然當著一大群市裡最優秀的孩子的面,叫了自己一聲“爸”!就是這種流淌在血液裡的骨肉親情,永遠是生命中最溫暖的成分。做兒女的只有丟掉虛榮,才能享受到這份親情的溫暖。
四、創造比享受重要。享受自己用勞動創造的價值,要比享受父母或別人的勞動成果快樂得多、幸福得多。一次,有個同學對我說,他參加賽跑得了倒數第二名,就怪爸爸沒給他買雙耐克鞋。我馬上說道:“不對!當你把新鞋踩在腳下,和放在眼前去爭取的時候,那種動力是不一樣的。”接著,我又給他講了一部外國影片《天堂的孩子》:一個貧窮的家庭有一雙兒女。小兄妹倆只有一雙球鞋,只好輪換著穿。每天哥哥一放學,就得拼命往回跑,跑到家附近的路邊把鞋脫給妹妹。跑來跑去,他居然練就了一雙飛毛腿。可是有一天,就在他倆換鞋的時候,小球鞋掉進水溝裡漂走了……後來,學校貼出佈告,區裡舉行賽跑,第三名可以得到一雙新球鞋。哥哥一心想給妹妹掙到那雙新鞋,於是也報名參賽了。經過全力拼搏之後,他居然得了第一名!但是,他得到的獎品卻不是那雙新鞋。哥哥傷心地哭了……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每當想起小哥哥傷心的眼淚時,我就會想:穿上一雙鞋去跑步,和為了得到一雙鞋去跑步,那勁頭真是不一樣啊!
你們知道嗎?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制止校園攀比風氣的做法也有不少。比如說,德國教育部門就在重新考慮採用統一校服的制度,來制止越來越多的校園名牌追捧者;新加坡的學校明確規定中學生不準穿戴名牌;日本不準中學生燙髮;就連英國貴族學校的皇室子弟,參加社會實踐時,也必須與平民家的孩子同甘共苦。在我國,北京市教委最新頒佈的《中小學生守則》中,更是首次將“生活不攀比”作為重要的一條單獨列了出來。
這一切做法只是為了表明,社會將不再把財富留給你們,而是要把你們變成財富。未來就掌握在你們自己手裡。
比!當然要比!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看誰的目光最遠大,看誰的腳步最堅定,更看誰為自己的將來準備得最充分!
面對攀比,好好想一想,人和人到底應該比什麼?
“不比穿戴比學習,不比文具比志氣,不比吃喝比成績,不比家庭比能力。”這是瀋陽市下崗職工子女的錚錚誓言,相信對你對我都是一種鼓勵。
面對追星——清醒比狂熱重要
Fans在追什麼?
“明星”,是人們崇拜和追逐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比如: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主人公,是從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心中的英雄;捨己救人的小英雄戴碧榮、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英,就是你爸爸媽媽小時候崇拜的偶像;《中國少年報》上的“知心姐姐”,也曾是我小時候追逐的明星……每個人在少年時代都有自己崇拜的“星”。所以,我特別能理解今天孩子們的偶像崇拜。雖然崇拜的物件與父輩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少年對未來的一種嚮往,一種精神的飛翔。那一個個曾經在生活中存在過的偶像,註定會成為我們記憶中一道又一道風景,成為我們回憶往事的一段背景音樂——那上面有我們的歡歌笑語,以及我們成長的記錄。
但追星是要花費精力的,也需要大量感情的投入。當我們熱衷“追星”的時候,就不能不冷靜地思考:我是誰的Fans?究竟我為什麼要追這顆星?我該怎樣追才有利於自己的成長?我是不是值得為一顆星而錯過了滿天星斗?
很多同學喜歡周杰倫,某中學牟老師採訪了本校JAY的最忠實的Fans:
問:“為什麼你們都喜歡周杰倫呢?”
“因為他的歌曲好聽,很有動感,人又長得帥,很另類,又會作詞作曲。”
“因為他酷,有魅力,歌好聽,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爽!”
“因為他的歌有個性,很投入,在音樂中那種張揚的個性,我喜歡。”
除周杰倫外,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明星,例如:S·H·E、林俊杰、孫燕姿、謝霆鋒……不難看出,同學們喜歡明星崇拜明星的原因無非是這麼幾個,男的長得帥,女的長得靚,歌曲唱出黯淡或明媚的故事,有的頑皮,有的深情,有的神奇。有個性,很另類……
我覺得,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充滿了生命活力,所以以充滿青春與活力的影視明星為自己的偶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