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現理想和現實相差實在太遠。
一個破院子,便是百戶所得駐所,其實這也無妨,官不修衙嘛,可是這樑上的蜘蛛網是怎麼回事?那已經朽爛地門檻又是怎麼回事?若是物質上有所欠缺,郝風樓也能忍受,偏偏其他地方和郝風樓預想的也相去甚遠。
百戶所在職人員是三十九人,沒有錯,雖然名稱是百戶所,但是隻有三十九人,其中包括了一個百戶,兩個總旗,四個小旗,還有一個書吏,其餘人就都是尋常的校尉。這些校尉都是從各個衙門抽調,也有一些是走了關係進來。
兩個總旗,其中一個叫曾建,這廝牛氣哄哄,看誰都是尾巴翹的老高,見了人便是拍拍胸脯,老子在濟南之戰的時候如何如何,這顯然是靖難功臣,雖然功勞不大,可是氣勢洶洶,完全一副征服者的姿態。
另一個總旗叫吳濤,這廝就和曾建截然不同了,凡事都是戰戰兢兢,平時都是悶不吭聲,見了人都是低著頭,一副受驚的小貓模樣。
整個百戶所,大致也就是這兩種,一種是目中無人,一種是畏畏縮縮,其實百戶所裡的這些人只是整個南京的縮影,燕王靖難成功了,前朝舊人們膽戰心驚,生怕不小心出什麼岔子;而靖難的燕軍官兵分配各個衙門,卻是趾高氣昂,誰都不放在眼裡。
第四十二章:你很囂張嘛
書吏叫周芳,是個落魄的童生,曾在五軍都督府裡做個小書吏,如今調遣到了這裡來。
郝風樓到的時候,曾建和一些校尉還在嘻嘻哈哈,大聲攀談。吳濤一批人則是一個個沉默不言,恨不得有條地縫鑽進去。
郝風樓不由皺眉,倒是那書吏周芳還算殷勤,前倨後恭,道:“百戶大人可算來了,這百戶所已經籌建了半月有餘,只是一直都沒有上官約束,不知大人有什麼吩咐。”
郝風樓直截了當的道:“去把名冊拿來。”
周芳倒是痛快,取出點卯的名冊,給郝風樓過目,郝風樓看過之後,臉色平淡。
“東華門百戶所大致的情形你跟我說一說吧。”郝風樓坐下,帶著一種體察民情的優越感。
可是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嚇了一跳。
這西華門百戶所簡直就是坑啊。
百戶所內部的情況更不樂觀,一方面是總旗曾建桀驁不馴,仗著自己是功臣,誰都沒有放在眼裡,這若只是內部矛盾,那麼外部就更加險惡了。因為這裡有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其一便是這兒乃是燕山中衛的駐所。
燕山中衛雖然是半路出家,比不了左右前三衛,可是實力照樣不俗,絕不好輕易招惹,與此同時,這裡還是方孝孺的住宅。
方孝孺雖然死了,可是他的家還在,朝廷雖然抄了家,可是在絕大多數人眼裡,這裡依舊還是聖地,根據周芳的介紹,這封禁的宅子附近,總有一些形跡可疑的讀書人出現,然後無語哽咽,而且再過幾日,便是方孝孺的頭七,所以宅子附近,一直瀰漫著一股躁動不安的氣氛。
郝風樓想哭。
他當然不蠢,能夠明白周芳的意思,方孝孺的事,應天府管不著,五城兵馬司也不敢管,宅子是錦衣衛封禁的,冤有頭債有主,錦衣衛非管不可。
可問題就在於,天子剛剛登基,急需穩定,絕不希望在這天子腳下出任何的事故。可是方孝孺呢,卻是名滿天下的人物,讀書人腦子一根筋,許多人懷念建文,更加對朱棣誅方孝孺九族大為不滿,再加上這方孝孺本就是士林領袖,許多人雖然敢怒不敢言,可是到了頭七那一日,肯定會有許多讀書人聚在這裡,一旦情緒激動,鬧出了什麼事故,應天府和五城兵馬司會管嗎?
依著這些人的尿性,肯定不會管,因為郝風樓也是這尿性,他若是應天府府尹多半會假裝不知道。
既然如此,錦衣衛要不要管?東華門百戶所要不要管?
可是管了就是彈壓,就可能流血死人,朝廷需要穩定,皇帝現在也開始著手籠絡讀書人,風口浪尖上釀出這個事故,那些文臣們肯定要鬧,自己多半是要倒黴,鐵定要背這個黑鍋。
可是不管呢?你的轄下出了這麼大的事,你居然無動於衷,朝廷養你有什麼用。
想通了這一些,郝風樓痛罵:“張輔我日你祖宗。”
周芳一頭霧水:“大人說什麼?”
郝風樓淡淡道:“沒什麼,只是口癢而已。方孝孺的頭七具體是哪一日?”
周芳道:“初九。”
郝風樓掐指一算,只有三天,他不由搖搖頭:“把所裡的弟兄們召集起來,我要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