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2/4 頁)
息,郝政已是心急火燎命人開了中門,本想親自出迎,旋即一想,哪有老子迎接兒子的道理,於是便假裝淡定之色,躲在書房裡拿書來看,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過不多時,便有門子來報:“侯爺,小侯爺已到了。”
“唔……”郝政只是點頭,依舊淡然處之。
又過了一會兒,書房外頭有人通報:“小侯爺來問侯爺安。”
郝政便聲若洪鐘地道:“進來說話。”只是他的聲音裡有那麼丁點顫抖。
郝風樓進來,納頭便拜:“兒子不孝,不能時刻陪伴膝下,不知父親安否。”
等到郝風樓拜下,郝政才笑吟吟地站起來,放下書卷,繞過書桌,到了郝風樓面前將他攙起,唏噓道:“不必多禮,你一路勞頓,為父知道你的辛苦,為父在這裡好得很,倒是惦記著你們母子,前幾日寄來的家書,為父已經看過,見你們無恙便踏實了。你來,坐下說話。”
郝風樓欠身坐下,笑呵呵地道:“南京那邊能有什麼事?母親大人身體康健,只是甚是記掛父親,老是念叨,說是要動身來諒山,說是從此之後,咱們郝家的根便在這兒了,老留在南京也不是個事兒。”
郝政卻是搖頭道:“她說的不錯,咱們的根在這兒,不過……”話鋒一轉,卻是道:“眼下卻不能教她來,交趾這邊……還不夠太平,女眷暫時不宜輕動。”
轉眼之間便說到了正事,郝風樓便順著話道:“有些事,兒子也有耳聞,聽說交趾自朝廷建行省以來,確實有不少的亂象,本來在南京的時候,兒子還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一路過來,所見所聞,才知道事態並不輕巧。”
郝政表情凝重地道:“不錯,事態不輕巧啊,罷,先不說這些,你舟車勞頓,理應先沐浴更衣、接風洗塵再說。”
…………………………………………………………………………………………………………………………………………
這幾天,因為劇情的問題,所以多數時候只更了兩章,老虎也感到很抱歉,只是老虎實在不想濫竽充數,昨晚又是凌晨才睡的,心裡也很發急,但是劇情一定得好好想,新的副本開始了咯,大家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六章:人上之人
郝風樓也不急著接風洗塵,卻是皺眉道:“父親,開啟天窗說亮話,兒子這一趟來,越來越覺得事情不對,朝廷委派了御使巡查,交趾三司亦是擔負著交趾的干係,為何在南京那邊,所有的奏報都是交趾歌舞昇平,而交趾這裡卻又是另一番模樣?兒子甚至沿途遇到一些交趾商賈多有抱怨,甚至言辭不遜,對朝廷恨之入骨的也大有人在。”
郝風樓嘆口氣,才繼續道:“其實……我本不指望這些交趾人對朝廷如何忠心,只是不曾想到竟是這樣的境地。”
郝政斟酌片刻,倒是認真起來,沉吟良久,才道:“種種亂象無非就是一個利字而已,地方官要政績,拼命盤剝,三司官員收受好處再解送入京,孝敬冰敬炭敬。而京中官員得到好處,御使豈敢輕易奏陳彈劾?御使在地方上固然是顯赫,可是到了京師,能影響他們前程的人卻多的是,所以這些巡按,誰敢揭這爛瘡?”
“朝廷、三司、地方父母,再有其他學政、轉運、巡按之輩,其實從一開始就是狼狽為奸。況且宮中那邊,心思也不肯放在這裡,你道是為何?”
郝風樓只是凝神靜聽,聽郝政詢問,不敢打亂父親的思路,便道:“請父親大人示下。”
郝政嘆道:“南征糜費了太多的錢糧,這些錢糧如今隔三差五被人提及,許多人痛心疾首,眼下朝中多有反思南征的弦外之音。如此種種,其實宮中只怕也有耳聞。”
在南京的時候,郝風樓倒是聽說過不少這種反思。
無論是讀書人還是朝廷命官。大抵上都深信所謂的聖賢,而聖賢乃至古代的賢臣,卻大多是極力反對妄動刀兵的。其實從利益角度上來看,這也沒有錯,對於讀書人們來說,若是隔三差五便動刀子,那麼武官必定會因功變得顯赫起來。你看那開國和靖難造就了多少公侯,哪一個不是獨當一面的人物?而這些人,顯然是與讀書人的利益背道相馳的。
所以讀書人不喜歡打仗。一方面是不願意讓武勳集團坐大,另一方面這與他們的理念不合,所以他們不斷渲染所謂恩德四方的好處,努力營造歌舞昇平。
只是偏偏他們的運氣不太好。他們顯然所處的時代裡。先是一個開國之君,之後又是個削藩的建文,緊接著更是兇殘,遭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