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部分(第2/4 頁)
戶,但凡能接觸到外頭世界的,也急盼能夠擁有土地,各省各府計程車紳,亦是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不待聖法推行開,這些人已經開始及早四處兜售自己的土地了。
一箇舊的世界,已經開始土崩瓦解。
…………………………………………………………………………………………………………………………………………………………………………………………………………………………………………………………………………………………………………………………………………
文宣三年。
周王世子朱有燉已經登基,改元文宣,在太后和大臣的擁戴之下,這位天子的事蹟乏善可陳,卻是頗受擁戴。
朝廷國事維艱,亂子卻是一個接了一個。
早在兩三年前,自廣東和四川等地逃來計程車紳,便引起了朝野的軒然大波,郝家父子如此對待士大夫,兇殘畢露,可謂是令人髮指。
反倒在諒山,卻是一片祥和。
少年講武堂並不在諒山城中,而是在遠郊,這裡有佔地數千畝,招納的學員有四千餘人。
他們的操練科目,並不比真正的營隊要少,清早起來,旋即便是晨操,吃飯,上午則是佇列操練,正午用過飯後,會有一個時辰的小憩,下午則是作戰訓練,只有傍晚的時候,則是文化知識,其中測繪、通訊、火炮養護、校準、營地建設等等知識也會有,前期主要是四書五經和算數,學習兩年之後,則是各種專業的帶兵知識。
聘請的教官,盡都是軍中退下來的,講武堂的校長一向是由郝政擔任,而真正主持校務的,則是副校長,此後有總教官、督導、教官、助手教官、博士等等。
這裡的孩子,每日操練,個個都如小牛犢子一般,他們的出身都是不錯,至不濟,都是烈士家屬,此外都是武官們的子弟,就在一年前,郝勤民也進來了。
這位王世子起初的時候,還頗為調皮,頗有點紈絝氣質,畢竟老爹去了成都,此前又是東征西戰,每日都被家裡一群女眷們圍著,有郝老夫人的疼愛寵溺,整個人驕傲的像只小公雞一樣,不過很快,他就吃了苦頭,在這裡,他孤立無援,教官們早已得了吩咐,對他並無優待,這位世子殿下可就倒黴了,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流了不少眼淚。
只是可惜,這些眼淚,流了也是沒用。
不能完成操練,迎接他的便是教官的吼叫和同學的奚落。
身份出身固然要緊,可是對於一些半大的孩子來說,在學堂裡,他們被灌輸的極強的榮譽觀念,並不瞧得起你這愛哭鼻子的傢伙。
郝勤民在從天堂跌到地獄之後,終於還是老實了,人都是被逼出來的,若是不放下嬌氣,這日子便沒法過了。
調整了心態,虎父無犬子,雖然郝勤民在學堂的表現並不出彩,倒也還說的過去。
…………………………………………………………………………………………………………………………………………………………
第一章,睡覺睡糊塗了,早上起來,打雷閃電,停電,所以睡了個回籠覺,結果一點多才起來,望見諒。(未完待續。。)
第八百九十六章:傳統
一大清早,郝勤民所在的第四期小隊便開始操練了,他們是新學員,因而操練極為刻苦,半年多的時間還算習慣,郝勤民漸漸的,也和大家打成一片,沒有了架子,在佇列之中,他顯得很不起眼,不過這個傢伙比從前要明顯的健壯了許多,就好像一個小牛犢子,渾身帶著朝氣。
其實最難熬的就是晨操,剛剛起來,快速洗簌之後便是在號聲中全副武裝的集結,腳下笨重的靴子在佇列行進中用不了多久便會汗淋淋的,裹腳布就好像溼了一樣,磨得腳上生一層層的老繭。
在這裡,大家漸漸的忘了他的世子身份,因為在講武堂,每一個學員所有的個性都被磨了個一乾二淨,尤其是在操練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模一樣。
郝勤民的性子顯得堅韌了許多,他挺直著腰板,踩著厚重的牛皮靴子,全副武裝,在佇列中一步步行進,教官手持著棍棒,朝著他們大吼,有時為了保持一個動作,渾身痠麻得像是觸電一樣,可是他身軀雖在顫抖,卻咬著牙,一聲不吭。
倒是這時候,一個講武堂中的教官快步而來,在校場不遠處大吼:“郝勤民,出列。”
郝勤民微微一愣,大是鬆口氣,走出來。
“立即換一身衣衫,準你告假一日,回家探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