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第3/4 頁)
千餘人,其他的軍馬,則散落於暹羅各府,而現在下令勤王,顯然也有些倉促。
不過,眼下只能這樣去做。
這是一場時間的賽跑,必須趕在明軍抵達之前,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王庭之中,大家都認為,明軍要抵達這裡,至少需要一個月至兩個月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對於眼下手忙腳亂的暹羅人來說,還是有些不足,能調來京畿附近的一些兵馬就已不錯,大致,應當在三萬人左右,
三萬人……並不是十分保險,因為根據情報,對方動用了火炮,而且瞬間,就拿下了羅勇城,這就意味著,這一支的明軍實力絕對不容小覷,更不能掉以輕心。
暹羅王也算是久經戰陣,他當然清楚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因此,他立即下了王命,命令徵募民夫,組織民兵,同時禁衛的軍馬集結起來,隨時準備反撲,他的目光,本是想放在羅素城,這羅素城乃是大城的門戶,且築有許多軍事設施,勤王的兵馬,大可以在那裡聚集,利用羅素城來拖延時間,等待更多的軍馬集結。
甚至於王太子也奉命前往羅素,在那裡督戰,至於暹羅王,一方面與大臣磋商,另一方面,則是親自檢閱了禁衛軍馬。
只是很不幸,只是訊息傳來的第七天,噩耗便傳來了。
明軍……竟是明軍,明軍在昨夜出現在羅素城下,隨即開始進攻,城中三千餘人,只用了兩盞茶功夫,便被明軍破城而入。
昭祿群膺這一次是真正的受驚了,原本以為,明軍至少需要一月的時間,這才十天時間不到,就已來了,他們……莫非是天兵天將不成?而且……片刻時間破城,這未免也太過神奇。
確實是太過神奇,羅素雖然並沒有做好準備,本來早已排程的勤王兵馬,也並沒有陸續進入羅素,因為他們顯然沒有明軍那般從天而降的功夫,即便是五十里外的援軍到現在也還在磨磨蹭蹭,更別提是其他軍馬了。可那裡畢竟擁有工事,擁有足夠的糧草,擁有數千的兵馬,可是現在,急這樣完了。
更重要的是,王太子到現在還沒有訊息,不知所蹤。
昭祿群膺目瞪口呆,將軍們立即召集起來,最後大家一討論,雖然不知那明軍到底如何十天功夫,就兵臨城下,可是至少,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的,對方極善攻城,攻城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小兒科的事,而對於守城的官兵來說,一旦城破,心理防線就極容易崩潰,就是敗亡之日,那麼……這大城所謂高聳的城牆,還有完備的甕城、城樓,顯然在明軍眼裡,怕也沒什麼障礙。
這才是最可怕的,這個城不能守。
“大王,理應出城決戰,明軍的優勢,在於火炮和火銃,若是龜縮城中,只會被動挨打,與其如此,不如在城外決戰!”
“禁衛軍中,有戰象兩百,足以威懾明軍。”
“龜縮城中,便是死路一條。”
…………………………………………………………………………………………………………
這些將軍,倒也實在,既然城是守不住的,那麼就迎戰!暹羅的將軍們,畢竟曾跟隨昭祿群膺南征北戰,征服過真臘,也都算是戰功彪炳,反此時此刻,倒都有幾分膽識。
倒是一些文臣,卻有他們的擔憂:“何不如降了,暹羅畢竟從前就是大明的藩屬,若是肯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對方長途跋涉,未必有足夠糧秣,踞城而守,只要拖延一些時日,堅壁清野……”
“如何堅壁清野,羅素城中有大量軍糧,如今盡皆落入明軍之手……”
一番爭論之後,昭祿群膺目中佈滿了血絲,他有些後悔了,可是後悔有什麼用,自己的外甥裡泰沒了,王太子也不知所蹤,對方逼到了這個份上,只有硬著頭皮了。
他握著拳頭,瞪大眼睛,嘴皮子哆嗦一下,惡狠狠的道:“迎戰,本王親自出城迎戰,我們還可以湊齊一萬五千精兵,那就讓他們見識我們的厲害。”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所有的爭議全部停止了。
當然,只是表面上停止。
許多流言蜚語在大城瘋狂,許多富戶和豪族開始為自己牟取後路。
而軍隊開始集結,大王亦是先告祭了太廟,等到訊息傳來,明軍出現在十里之外的時候,昭祿群膺親自騎著戰象,帶著禁衛,會同各路兵馬,出了城。
一場大戰,悄然的拉開了帷幕。
雙方都在沉默,安靜的開始佈陣。
昭祿群膺坐在戰象上,宛如一尊佛陀,盤膝坐著,紋絲不動,左右兩邊,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