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3/4 頁)
,眼下所有人都明白,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而這場戰爭的成敗,就成了關鍵。
隨即,一批訂單便發了出來,首先,便是諒山軍將徵用他們的船隻,這些船隻,將用來給予廣州的諒山軍進行補給,除此之外,他們眼下砸在手裡的貨物,也將由天策府低價收購,這個價錢,只夠他們保本,除此之外,銀子在他們手上還沒有熱乎,這債券的認籌就開始了。
吳昌盛心裡清楚,自己得來的這筆銀子,眼下有將繼續全部砸出去,若是不砸,人家憑什麼給你吳昌盛訂單,這就等於是,吳昌盛拿出自己的身家性命,來支援郝家進行這一場戰爭,於是,吳昌盛認籌了紋銀一萬兩的債券,既然砸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緊接著,便是鼓動其他人一起拿出老本了,吳昌盛會同幾個船業鉅子,立即成立了一個船業認籌資政會,利用他們的影響和關係,將牽涉到船業的所有商戶都召集了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始四處遊說。
“老兄,到了這個地步,誰還有退路,這債券,關係到了諒山軍的成敗,若是諒山軍敗了,咱們的身家性命,你以為真能保得住,那個朝廷,可是如狼似虎,你當真以為,到時候沒了郝家,咱們還有活路?況且這債券,收益也是不小的,一年兩成的利,驢打滾的好處,將來只要戰爭勝利,郝家便是富有四海,難道還稀罕欠你的這筆銀子,就是自家的兄弟,我才這樣勸你,說實話吧,不認籌,往後人家怎麼看你這陳氏船業,往後,你靠什麼在此立足,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守著那些銀子,沒用,只有郝家好,只有郝家軍能打勝仗,咱們的好日子,才能繼續下去。”
“劉東家,你家業不小,才認籌一千兩,說句難聽的話,王家的買賣不如你吧,人家都是兩千兩,你摸著良心說一句,沒有這諒山,你他孃的還蹲在廣西給人做佃戶呢,事到如今,你倒是想置身事外了……”
這總總的勸說,倒是頗像是後世的某種銷售方式,先下了水的人。拿出了渾身的勁頭,去勸說拿些猶豫不決的,一個個恨不得把對方的身家全部摳出來,大家都在水下頭光著屁股,就你他孃的還衣冠楚楚的站在岸邊上,這可怎麼成?
債券的認籌,可謂是如火如荼,大量的白銀,俱都進入了天策府的後勤府庫,與此同時,大量的訂單也都分出去,棉衣、武器、船隻、繩索、靴子、火藥、鋼鐵……
而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宣傳機構,也都開始動作起來。
無數的報紙、書刊,一下子風花雪月沒有了,才子佳人也都不見了蹤影,各種戰爭的叫囂開始橫行。
“諒山軍必勝,論諒山軍與明軍士氣、裝配、實力對比。”
“神機衛第一千戶所小隊官劉成……”
“明軍軍紀渙散,殺良冒功……”
“大明朝廷……”
各種文章,幾乎除了不斷吹捧諒山軍,另一個職責,就是對明軍的各種詆譭,什麼吃空餉、什麼殺良冒功,什麼縱兵劫掠,這些明軍,宛若是上下流了膿瘡的怪物一般。
大規模的徵兵已經開始,所有適齡之人,全部接到了徵兵的命令,全部是由天策府簽發,無論是上學或者是上工之人,只要得到了徵兵令,必須按時報到,逾期不至者,將接受軍法處置。
而事實上,逾期不至的人其實並不多,這既是因為天策府已經承諾,只要入伍,不但會提供伙食,也同樣會有一些薪金,薪金雖少,可是將來戰爭結束,所有人依舊可以回去上工和上學,任何工坊、學堂膽敢拒收,都將軍法處置,不只是如此,將來退伍之後,將會發放一些津貼,以保證他們未來的生活。
這雖然只是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可是真正讓他們心甘情願,並且樂於入伍的關鍵卻是陳學。
徵兵令開始之後,陳學的學社便開始動員起來,所有陳學讀書人,除了適齡者入伍效命之外,其餘之人,都已成為了一個個散播戰爭的機器,他們到處寫詩詞,寫文章,在各大戲院裡宣講,或者寫了許多字幅,在大街小巷張貼。
更有一些,直接進入了工坊和學堂,宣揚徵兵的政策。
就如那同福的船塢裡,就在下工的閒暇時,便有許多人人頭攢動的聚攏起來,一名陳學的激進分子握著拳頭在賣力的嘶吼:“都到這裡來,到這裡來,諸位,諸位,且聽我一言,咱們在這裡,可有衣穿,可有飽飯吃,可是就在幾年前,我們是什麼樣子,今日之諸位,從前絕大多數,兜售佃戶,每日上工,吃不飽穿不暖,婆娘不能養活,孩子面黃肌瘦,而如今這一切,拜誰所賜?正是拜這諒山,拜這郝家所賜,我們之今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