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部分(第3/4 頁)
心裡,便不由有點兒犯嘀咕了。
不對勁。
張輔不露聲色,繼續問道:“哦?那麼這月餘的功夫,那賊軍難道就沒有其他舉動?”
“回大人的話,一直是龜縮不出,既無挑釁,又沒有佔過州縣。”
張輔一聽,猛然醒悟,他突然意識到,郝風樓這個傢伙,使詐了。
放著如此大好局面,郝風樓沒有乘勝追擊,唯一的可能就是廣州城內的賊軍怕是並不多,可是他拿下廣州,龜縮在那裡,莫非是故意要吸引朝廷的大軍攻打,藉著城牆之利,在此吸引自己和三十萬邊軍,以此,來分擔諒山一線的壓力。
以區區可能是萬餘的人馬,踞城而守,同時仗著火器之利,吸引三十倍的官軍,這個傢伙,未免也太大膽了一些。
甚至可以說,這已經不是大膽,更像是瘋了。
這是奸計啊。
區區一個廣州,若是對方沒有多少兵馬,朝廷完全可以放棄,只需留著數萬精兵,在附近州縣駐紮,嚴防死守,其餘的精銳,完全可以調遣去廣西和諒山一線,直搗黃龍,端了那郝風樓的老巢,到了那時,再回過頭來收拾這區區一支孤軍,還不是易如反掌。
想到這裡,張輔拉下了臉,並不吭聲,卻是尋了下榻之處,旋即擋了接風洗塵的酒宴,將自己關在屋裡,連忙動筆,書寫了一份奏疏,連夜送到京師去。
這份奏疏很明確,就是告訴朝廷,不可上當,這郝風樓詭計多端,眼下的佈置,實是他的奸計,還請陛下聖明,立即放棄廣東的佈置,留守十萬精兵,囤積廣東,其餘人馬,立即前去廣西,與賊軍一決死戰。
不得不說,被郝風樓坑怕之後,張輔很為自己能夠識破這廝的陰謀詭計而欣慰,因而在奏疏發出的時候,他不禁鬆了口氣,親自上了韶關的官牆,俯瞰著關外的連綿崇山峻嶺,遙望南方的廣州城方向,忍不住浮出一絲微笑:“郝風樓啊郝風樓,你真是機關算盡,想當年,我可沒少吃你的虧,你是諸葛亮,我是周瑜,無論什麼事,我都差你那麼一籌,可是現如今,你卻別想在矇騙我了,這套把戲,到此為止!”
……………………………………………………………………………………………………………………………………………………………………………………………………………………………………………………………………………………………………………
雖是南方的戰端已經開啟,可是在這金陵,在經歷了一陣緊張之後,終究,大家的日子還要過的,於是乎,也就漸漸平靜了下來,隨著一道道旨意自黃門出來,這天下各省,該加賦的加賦,該徵丁的徵丁,該調遣的調遣,慢慢的,也就各行其是了。
天氣漸漸炎熱,為了消暑,宮中的冰窖裡總是很忙活,賴俊作為寵臣,此時剛剛從暖閣那兒出來,陛下近幾日的心情還算不錯,顯然不管怎麼說,經過大臣們幾番分析之後,最後大抵都有了結論,郝家以一隅對抗天下,以十萬對抗百萬,這是自取滅亡,雖說其中的許多道理,有安慰的成分,不過眼下各路大軍已經開始調撥,這便是好氣象,陛下心裡高興,賴俊自然也隨之鬆了口氣。
他從暖閣出來之後,過了金水橋,正待出宮,迎面卻是個通政司的太監飛快小跑而來。
這太監自是認得賴俊的,說起來賴俊此人很懂得做人,對宮裡的太監都算不錯,賴俊是個‘豪爽人’,無論這宮中的人多卑微低賤,他都願意和人家稱兄道弟,因而這太監遠遠看了他,便笑嘻嘻的道:“賴都督,奴婢這廂有禮了。”
賴俊見了他,便笑罵道:“你個桂皮子,又在躲懶了。”
這太監連忙搖頭,一臉苦笑:“奴婢哪裡敢躲懶來著,這不,又是新近的急奏,廣東那兒來的訊息,內閣那兒不敢做主,就叫奴婢去送一送,等陛下明斷呢。”
“廣東來的?”賴俊留了心,左右看了一眼,道:“張輔的奏疏?”
這太監對張輔的印象不好,這小子太傲,宮裡的人,他一向是眼高於頂,正眼都不肯瞧,於是沒好氣的道:“不是張都督,還能有誰?”
“有意思,看來是有軍情了。”賴俊道:“拿我看看。”
太監倒也不在乎規矩,他當然清楚賴俊什麼身份,直接將奏疏遞上。
賴俊開啟奏疏來看,不由笑了:“這個張輔啊,倒是個聰明人,有他在廣東,何愁郝賊不滅?你瞧瞧,他這才到韶關,就看破了郝風樓的奸計,佩服,佩服。”
太監伸了脖子,也去看奏疏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