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第3/4 頁)
,他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日……即便是朕要保他,可是朕一旦駕崩了呢?他們邱家的幾個子嗣,難道都不要活了,這樣也好,無官一身輕,做一個富家翁,沒人惦記著,也不是壞事。”
聽到這句話,趙忠的臉色卻是變了。
父子之義。
陛下要影射的是誰?
漢王……不,不,絕不是漢王,邱福是漢王的泰山,怎麼可能,會影射到漢王頭上。
那麼……只有一個人了,那便是太子。
趙忠心裡嘶嘶的吸著涼氣,卻偏偏還要做出一副茫然之色,顯得自己並不關心。
朱棣的眼中,掠過一絲悲涼,慢悠悠的道:“既然不是壞事,那麼就這麼辦吧。”朱棣已是拿起了茶盞,喝了一口,不禁笑了:“這茶,為何帶著一股子碳味,茶房那邊,是越來越不上心了。”
趙忠咬了咬牙,道:“奴婢知道了。”
他心裡清楚,管著茶房的,乃是自己的乾兒子劉昌,別看只是負責斟茶、泡茶的,陛下每日都要吃茶,吃就得有人來泡,還得有人按時敬上,所以雖只是個無關緊要的差事,卻一直都是宮中大太監們角逐的主要目標,現如今好不容易落在了趙忠手裡,趙忠卻知道,陛下方才那一句話,就已經意味著,這茶房的差事,怕要拱手讓人,不只如此,往後自己再難有好機會,每日來這兒斟茶倒水了。
朱棣的表情,卻沒有什麼異常,只是放下茶盞,拿起了章程來看,
…………………………………………………………………………………………………………………………………………………………………………………………………………………………………………………………………………
對邱福的處分,終於下來,宮中無情,邱家是徹底的失勢了,整個邱家上下,一片悲涼,倒是邱福還沉得住氣,乖乖閉門不出,也不再去見外客。
至於對邱福的抨擊,竟也戛然而止,這實在和速來喜好痛打落水狗的那些個清流御史們有那麼點兒性子相悖,可是事實就是如此,那些就在一日之前,此時此刻,卻一下子消停了,彷彿昨日那朝中的大奸賊,已經消失匿跡,和他們再沒什麼牽連。
倒是有個事兒,卻頗有點意思,卻是那北京的一些個人上書,帶頭的人,便是那周力帆,無非是說,聽聞陛下要擇婿,大家左思右想,終於有了個好人選,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不但文武雙全,更是人中龍鳳,此子本該天上有,不料卻是落下了凡塵,可謂超凡脫俗,荊國公主下嫁,並不辱沒。
於是又引經據典,說了諸多典故,無非就是天作之合云云。
按理來說,天子招婿,等著有人舉薦,這等事,有人踴躍上奏,倒也無可厚非,畢竟天子家事即國事,但凡是有牽連的,大家都忍不住想要攙和一腳。
可這是金陵,你們北京的官員,卻來湊什麼熱鬧?
這金陵的官員,自有他的傲慢,若是以往,少不得要狠狠抨擊幾句,教那些北京的鄉巴佬如何做人。
可是偏偏,大家卻是沉默了。
事有反常即為妖,這事兒怎麼看,都透著玄乎,反而讓諸多人不敢大意了。
這其一,便是天子的心意,天子那兒,說了那麼多,顯然也是屬意郝風樓的,這個時候,你去反對,看上去是忠直,可未必有好下場。其二便是有人對郝風樓的印象很不好,而對駙馬的印象,就更加不好了。但凡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有幾個樂意做駙馬的?這駙馬看上去是尊貴,其實到頭來,就是一個坑,掉進了坑裡,你這官兒,也沒沒得做了。
大家保持緘默,就是這個原因,假若那郝風樓,正因為做了駙馬,從此清貴起來,最後被高高掛起,似乎,也不算什麼壞事。
於是朝野的態度,竟是出奇的一致,大家夥兒不做聲。
乃至於廷議之時,天子親自拿出這個來問,說是有人舉薦郝風樓為駙馬,不知卿家們意下如何。
天子如此平易近人,主動將天家的私事擺上了檯面,徵詢大家的意思,而這一次,大家反而不做聲了,被問及的人,言辭閃爍,既不說好,也沒說壞,大致的意思,無非就是,陛下你看著辦吧。
自然也會有一些個年少輕狂的,哪裡管顧的了這麼多,直接一道奏疏上去,痛陳公主下嫁有婦之夫,實乃有悖天理綱常,結果他們的奏疏,大多石沉大海,宮中留中不發,和漠視的態度,很是明顯。
於是乎,這下嫁的程式便開始啟動了,宛如滾滾洪流,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