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3/4 頁)
這股子怒氣卻還壓在心底,整個軍中,立即會分為兩個派系。
其中一些,是與漢王素有瓜葛的靖難功臣,這些人如今個個身居要職,絕大多數,都是地位尊崇,在軍中的影響力極大。
而另一些,卻是北京保衛戰脫穎而出的一批人馬,這些人與趙王牽涉很深。
到時候,在這軍中,難免出現一些爭權奪利之事,這矛盾本就是現成的,只要有人煽動,先是下頭鬧起來,那麼上頭的幾個國公,如朱家、張家之類,他們能坐視自己的老兄弟不管不顧麼?至於趙王和郝風樓那邊,能一點對自己人的偏袒之心都沒有麼?最後的結果,就是趙王和郝風樓與靖難派反目,此次這些靖難派遭受了重創,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哪裡有那麼好對付,到時兩敗俱傷,朝廷正可坐收漁翁之利。
這份心機,不可謂不毒。
可是偏偏,解縉卻還是一副誠摯的口吻,對這‘北京的功臣’,可謂關照有加。
朱棣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只是凝眉沉吟片刻,頜首點頭:“這樣,也無可厚非,兵部那兒,擬定好章程,隨時呈報。”
夏元吉心裡不免有些遺憾,不過他倒是能體諒到‘解縉的苦心’,便微微一笑,道:“微臣遵旨。”
這朱棣又道:“荊國公主,早已到了婚配之齡,朕為人父母,為了此事,可謂憂心忡忡。女大不中留嘛,只是荊國公主本為湘王之後,這湘王忠烈,不肯受人擺佈,才只此留下這麼一絲血脈,朕與湘王,乃是嫡親兄弟,如今湘王在天有靈,朕亦希望,荊國公主,能有個好歸宿,只是朝中雖多俊傑,奈何朕都不中意,徐皇后也曾為此操碎了心,亦是挑不出什麼人選。因此這個人選,怕還要大家跟著一道費費心才是。朕只有一條,下嫁之人,必定要文武雙全不可,這至少,也該戰功赫赫,至於其他,倒是無妨了。眾卿宜早上奏疏,舉薦出合適的人選……”
下嫁郝風樓的事,在朱棣看來,就是該慢慢的來,若是直接下嫁,不免顯得有些緊急,反而會遭人非議,所以什麼時候嫁,下嫁給誰人,卻都有許多文章可做。
其實他的意思,大家倒是聽出來了,什麼文武雙全,什麼戰功赫赫,其他的都是無妨,單單這個條件,就絕對會刷掉無數人,不是什麼人,都有機會能征戰沙場,也不是什麼人,都有機會立下功勞,即便是有,他們的年紀也都是不小了,年輕的,還能有幾個,這些人,哪個不曾婚配?這分明,是暗示大家,這個人選,只有一人,就坐在這個暖閣裡頭,大家自己看著辦,皇上呢,就等著大家‘舉薦’呢。
對於此事,大家各懷心事,心裡都是苦笑,這郝風樓的運氣,實在不壞。
不過……駙馬……
有人看向郝風樓,目光變得炙熱起來。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八章:格局大變
午門外頭。
眾人已從暖閣裡出來。
今日的事,有太多太多需要消化,整個朝野的格局,隨著那場京師的大捷和陛下今日的召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變化之中,立場已經成了至關緊要的問題了。
郝風樓和趙王二人已是率先坐上了前來迎接的馬車。
雖是開春時節,卻還是有些冷。
這裡和北京不同,北京的冷,是乾的,雖然冷冽,可是不至於刺骨。只是那如刀般的北風,教人難受。可是這兒的寒冷,卻帶著某種溼氣,無孔不入,使人遍體生寒。
二人享受著這南方的氣候,在車廂中搖搖晃晃。
朱高燧終於忍不住了,道:“方才是什麼意思,那解縉為何為我們說話?為何要把北京的人調任到京師來,他就不怕,這些人成為我的黨羽麼?郝風樓,這個問題本王一直在琢磨,可總是捉摸不透,你給參謀參謀。”
郝風樓微微一笑,道:“這才是解縉的高明之處,我來問你,解縉這樣做,是不是顯出了自己的公心?”
朱高燧忍不住點頭,道:“只是,這有什麼用,他是太子的人,莫非還會讓我佔便宜不成?”
郝風樓苦笑:“殿下佔不到便宜。”
朱高燧大驚:“這是為何?”
郝風樓道:“你想想看,此次裁撤的,多是靖難功臣,有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