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字問道:“這是啥個意思?”
荀鷹邊削麵邊笑著說:“每天只賣五百碗削麵,賣完就收攤,沒吃上的人,就只能等明天嘍。”
於是,一上午的功夫,一件事傳滿大街小巷,這件事就是:有個叫阿荀的人,會一門削麵的技術,刀工一流,削麵很好吃,但是每天只賣五百碗,想吃的話,要早點去。
於是中午的時候,荀鷹的削麵攤前,等著買削麵的人已經排了一條長龍。他更加佩服慧孃的智慧了。
當送走二兒子的張定義夫婦在去往綢緞鋪的路上正好路過荀鷹的麵攤時,程芳草停下腳步,笑著對夫君說:“夫君,你看荀鷹這小夥怎麼樣?”
張定義已經知道荀鷹家財兩空的事,看到荀鷹這麼快就振作起來,想到人家一個小夥都一心重振家業,他這個中年人更要給晚輩做好榜樣,自己頓時振作起來。“娘子,這小夥不錯。我們去綢緞鋪吧。”
程芳草看到夫君也滿意荀鷹,頓時放心下來。二人繼續往前走。
而杏花則是偷偷跟在爹孃後面,看到他們一離開,立馬跑到荀鷹的麵攤幫忙。
張程緣和慧娘一聽到爹提出要去綢緞鋪看看,心中立馬歡呼雀躍。二人先匆匆跑去店裡囑咐小紅和王掌櫃一些事情。
荀鷹這邊忙活的熱火朝天,杏花不住地收拾碗筷,擦桌子,端面。
“讓開一點,老婆子我要過去!”一聲讓人厭惡的聲音響起。
荀鷹的耳力好,即使人聲嘈雜,仍舊聽出這聲音很熟悉。老婆子?完了,是慧孃的奶奶。一聽聲音,便知來著不善。他趕緊停下手中的活計,跑到杏花面前,“杏花,快去綢緞鋪喊你嫂子過來。”
“怎麼了?”杏花邊擦桌子邊詫異地問道。
“你嫂子的奶奶來了,來者不善,快去!不然我們倆個招架不住。”荀鷹焦急地說道。讓他救人打人都行,吃苦流血流汗也沒問題,獨獨招架不住潑婦,尤其是熟人,若是個陌生人,他三下五除二打暈她也就罷了,但這老太婆是慧孃的奶奶,他不能也不敢這樣做。
杏花是知道朱王氏的厲害的,連抹布都沒顧上扔下,飛快地就朝綢緞鋪跑去。
而此時,朱王氏已經來到了荀鷹的麵攤前。朱王氏心中憋了一肚子火,昨天小蓮明明吃過午飯,還跑到這裡吃削麵,臨走時一步三回頭,回去後,小蓮竟然不理她了。一定是這個叫什麼阿荀的勾引了自己女兒,今天她來就是要罵他個狗血淋頭。
荀鷹並沒有把昨天的事當回事,只當是朱小蓮過來吃完削麵,故而沒有說給杏花聽,他還沒想著如何招待這位老太婆,老太婆已經開罵了。
“哪個不要臉的在這裡賣削麵啊,大家都來看啊,看這個不要臉的什麼阿荀,大家不要買他的面,他是個大騙子……”朱王氏滿嘴飛沫地罵著,但為了女兒的名聲,她始終沒說出勾引之類的話。
荀鷹並沒有接話茬,而是繼續削麵、煮麵。
排隊等著吃削麵的人裡面,有幾個認識朱王氏,知道她就是前些天怒罵兒媳的主,那幾個人竊竊私語:“看到了吧,這老太婆能罵的狠,一罵能罵大半天,一會我們邊吃麵邊看熱鬧……”那幾個人一說這話,前後排隊的人也就聽到了,本來想走,聽到這話,也想留下來看熱鬧。
於是朱王氏這一開罵,不僅沒把等著買削麵的人群罵走,而且還招來好多人過來看熱鬧。
荀鷹只能選擇沉默,心一沉,心想,只要不影響生意,隨便你罵吧。
這時候,慧娘和她婆家一家人一聽朱王氏來找事,都沒來得及細問便匆匆趕來,他們趕來時,就看到這樣的場景:朱王氏在太陽底下罵人罵得唾沫星到處飛,麵攤周圍陰涼處的凳子上坐滿了人邊吃著面邊看熱鬧,而荀鷹則自顧自地削麵煮麵。
看到這裡,慧娘才鬆了一口氣,幸好沒影響荀公子的生意,人家好不容易有個營生,可不能讓奶奶搞砸了。
慧孃的婆家人都是老實人,人雖然來了,但根本不知如何是好。慧娘囑咐他們去衚衕口等一會,若是她處理不好這事,再讓他們出馬。她握了握手中的一兩銀子,這是她出店鋪前匆匆抓上的銀兩,高聲喊道:“奶奶,你怎麼在這裡?”
朱王氏一聽是慧孃的聲音,停止咒罵,“慧娘,你怎麼在這?”
“奶奶,我正想著買些補品去你那裡看看你和爺爺呢,正好路過這裡,沒想到在這裡遇上你了。”慧娘笑著說道。
剛才杏花跑得快,只留給朱王氏一個背影,故而朱王氏並沒有想到慧娘是杏花搬的救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