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後來於良沒再提起,他們也沒當回事。
女兒的婚後生活怎麼樣,他們也不是特別清楚,反正沒聽說這夫妻倆有矛盾,而且於良的媽媽也時不時到他們那兒幫忙做做家務,莉雅的父母就覺得,女兒過的還是不錯的。只是有一回,女兒說她婆婆借了三萬回去蓋房子,一直拖著不還,她試探時,婆婆並沒有表達出要還的意思,還有幾回,女兒給他們打電話的時候好像有點哭腔,但是語氣很平靜,也沒說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看來莉雅的確不是個愛傾訴的人。
技術科那裡的部分檢測結果出來了,粉末驗除了血跡反應,然而,是不是人血、是誰的血還需要進一步確認。肖警官感覺這個案件已經不是簡單的失蹤案了,想到那面香香的牆壁,不禁猜測道:“該不會像電視劇一樣,那個於良把自己老婆殺了,砌進牆裡了吧!”
“不可能。”左擎蒼在電話裡很嚴肅地告訴他,“那面牆的厚度不夠藏屍體,除非分屍。分屍需要很大的力氣、勇氣和很強的心理素質,內臟和頭顱的處理、大腿骨的分割,尤其是骨盆,它的結構拆分困難,骨質非常堅硬,對沒有醫學知識和外科手術能力和工具的普通人來說,難上加難,於良不具備那樣的能力。即使分屍,也只能藏住一部分。無論是砸牆還是分屍,動靜太大,都會驚動左鄰右舍。”
有理有據,讓人無法辯駁啊。肖警官一邊聽,一邊暗自流淚,他只是隨口一說而已……
警察們在小區及周邊走訪,整理了一些十分有用的資訊:
莉雅家的用水量在她失蹤後的幾天暴增,超過了居民正常需水量,這兩天又恢復了正常;
鄰居家正在放暑假的中學生貪睡懶覺,可前幾天總是被一陣剁什麼東西的聲音吵醒,他因此覺得非常不滿;
莉雅失蹤後,於良到附近裝修材料店裡買了牆面漆和一些粉刷工具;
於良的母親在莉婭失蹤後乘火車離開了首都,有人看到她肩上挎著編織袋,還挑著扁擔,她經過一個老大爺身邊時,那個老大爺因為聞到濃烈而古怪的香氣,隨口問她挑什麼,她說是自家醃製的什麼東西(老大爺沒聽清楚);
於良前幾天頻繁諮詢幾個律師事務所,詢問了關於遺產繼承、房屋過戶的內容。
舒潯看了警察們收集的資料,背後汗津津的,感覺到一陣由衷的恐怖。她暫時對莉雅的父母隱瞞了這些資訊,她怕這幾近崩潰的父母聽說這些事後,會徹底崩潰。
因為所有資訊都昭示了一件可能發生在莉雅家中的慘案。
作者有話要說:上一章評論小紅包送給 明九月 小朋友~~~
☆、第25章 扁擔
左擎蒼說得對;始作俑者作案的能力和反偵察能力並不高,其實根本不需要他二人出馬;那些警察很容易就能破案。可是,舒潯作為莉雅的朋友,也許還作為莉雅魂魄求助的物件,她一定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最後一組資訊出來,調看莉雅家附近攝像頭的警察反饋;莉雅上下班必經路上,她最後出現的時間是12號;即失蹤前一天。某個路口攝像頭還記錄了16日下午四點多;一個揹著編織袋、挑著扁擔的婦女經過,這和那個老大爺描述的於良母親的打扮、特徵十分相似。監控畫面並不能看出這個婦女帶著什麼東西離開;只能從她走路的姿態和扁擔的彎曲程度看出那些東西並不輕。
血液檢測的最終結果出來;牆壁粉末中的血跡和莉雅的DNA資訊匹配上了。
殺人、分屍、運走屍體,一氣呵成。一組警察連夜趕赴於良的老家於家村調查他的母親於紅英,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曲莉雅的遺體。
技術部門又傳來訊息,他們透過檢查莉雅的電腦,還原資料後找到了一個私密部落格。
舒潯飛快閱讀著這一篇篇長長短短的文字,看見了莉雅的另一面,和她表面上的樂觀活潑截然不同。
《我TM真後悔》
良和以前完全不同,我不知道他竟然這麼極品,之前說好是借他門家幾萬塊錢去弄老家的房子,結果他居然說這個錢是不用還給我的,還說我家那麼有錢,首都的房子都買得起,怎麼還要討那區區三萬塊。拜託,三萬不是錢?我是撿來的?借錢不還,這還有天理?是他媽向我開的口,說借,我連借條都沒打就把錢給他們了,現在居然居然居然!!那是我的錢啊!!
《要瘋了》
思想觀念相差太大了。我跟他們家人處不來,他媽媽就像舊社會的地主婆,什麼都要管,這裡是我家!不講衛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