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3/4 頁)
說看,關於白雲瑞違紀伏法一案重審之事,你是如何想的?”
冷不防遭她點了名,袁都官驚得趕忙起身,還未開口,她驀地抬頭,一記飛刀眼就射過去:“怎麼還不坐下?要我仰著頭看你麼?”
天大地大皇上最大,袁都官一哆嗦,趕緊坐了,撿著眾人都想得到的隨便說了幾句。
話說到一半,就聽她冷笑:“我還說刑部尚書鐵骨錚錚敢做敢言,你這做兒子的也差不到哪兒去。現如今看來卻也不過稀鬆平常,比起刑部這種需要憑實力說話的地方,你去禮部擔個閒職怕還適合些。”
沒想到她把老底都摸清了,袁都官頓時汗流浹背,不敢再裝傻,把複審後的幾處疑點簡要地一說,到了涉及到太上皇的那些事時,急急合攏嘴唇打住了,為難地望望她。
笑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抬眼覷著紋太妃笑了笑:“奶奶您看,我這猴兒不經事,到底還是得求您這位菩薩來指點——您覺著他說的這幾個疑點夠還白大將軍的長子清白了麼?”
外頭早打好了鋪墊,不過為免日後橫生枝節,還需這位宮裡輩分最大的來壓壓陣。
紋太妃果然很配合:“宮中內眷不得妄議政事,皇上卻是問錯了人呢。不過,倘他是清白的,一個疑點足矣——盡心輔佐皇上的大臣數不勝數,皇上不妨在下午的茶會時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再做決定。”
“嗯,奶奶說的是。”笑歌指指另一名專司記錄批語的年輕書吏,淡道:“此案疑點甚多,牽涉之證人證據大多無處可尋。但據《雪蛟律法》第二卷第三十四條所述,‘凡有疑之案不可擅定案中各人之罪’。是以,朕以為白雲瑞無罪,且聽群臣之言再行定奪。”
眾人不禁汗了一把:她都把條文扔出來了,屆時還有誰會閒著沒事跟她鬥嘴皮子?
接下來的摺子大都是各縣上報農耕水利的情況,她對這方面不瞭解,便隔出來讓莫禮清拿紅緞紮了用紙包好,親手在結合處蓋上小印,準備留到下午茶會啟封讓專家解決。
看看只有最後兩封摺子,她料著沒什麼大事,一起展開來,打算隨便瞧瞧批幾句發下去辦。可視線滑過那些相似的詞句,她險些驚跳起來:“什麼?兩本摺子都是報流民大量湧往北地?!”
殿門口扮侍衛的柯戈博和離弦頓時眼睛一亮,兩個對視一眼,有種令人戰慄的暢快感從腳底直爬到頭頂。
旁人聽她語氣不對,也跟著心慌起來。
“民間流傳五祖藏寶圖現世,有五姓中人聲稱確有其事,且將部分財物用以救濟……進入北地的西郡民眾?鼓秋縣令阻攔不力,城已半空……”笑歌一字一句地照單讀了一遍,翻過背面看了一眼,“是西郡鼓秋縣縣令請求降罪的摺子。”
翻過另一本,她神色愈發凝重,只左眸金芒忽地一閃,帶著微不可察的激動:“東郡名芷縣縣令也是同個意思。”
春耕在即,城已半空是什麼概念。除了官宦世家出身的紋太妃和一兩個官吏之外,曾是寒窗苦讀掙出頭路的那些官吏和莫禮清都很清楚。
錯過耕種的好時機,今年的收成就會大大減少。西郡和東郡都亂了,北地這源頭想必情況更糟。到時候別說是有外敵進犯湊不足出兵抵抗的糧草,單南郡一處要養雪蛟五十多萬人,隨便拉個人都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那絕對不可能。
“朕要傳旨,莫禮清,筆墨伺候。”笑歌驀地開口,打破了這讓人心慌的沉默。
莫禮清慌去取出黃綾,又把玉璽捧過來,因著心急,平地上都差點摔了一跤。但誰也沒有注意到,所有人的心思都集中在可預見的災難之上,切切地盯著笑歌的筆,要看她如何處理。
笑歌下筆如飛,片刻便成文。不是中規中矩的文字,惟通俗易懂,想曲解也曲解不來。
她蓋過大印,捲起來遞給兵部的小官,“報白大將軍知,讓他即刻派出信使,八百里加急,務必讓西郡、南郡各縣將詳細情形承上。另差一人帶聖旨趕往北地,讓北郡王接旨後立即召集北郡王軍及北地各縣地方兵勇,儘速趕往三郡交界處將所謂的五姓中人拿下,並且關閉通往北地的所有入口,無朕旨意不得開啟。”
“六部官吏馬上回去通知各部尚書,自四品往上所有官員,一個時辰之後到大殿參加緊急會議。記住,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會議內容,違者以瀆職罪論處。”
“莫禮清,速速前往丞相府傳朕口諭,讓丞相和紫家宗主一併前來,不得有誤。”
她口齒清晰,連下幾道命令都分毫不亂。那天生低沉柔婉的音色又彷彿帶了種能叫人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