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對牌的管事給記下,甚至有時候將林氏與這些管事的對話都默了下來。比如,大房那邊有個老管事,欺負林氏初管家,稟明瞭事情後故意裝作不知該如何處理,垂手立在邊上等著林氏示下,待林氏將府裡的規矩一條條細細念與她聽後,才一抹冷汗地諂笑道:“回二夫人,是老奴老糊塗了。”林氏則冷冷地道:“老糊塗了?要不要我去跟你家夫人說一聲,把你這個沒用的老東西給送到莊子上養老得了?”“不敢,不敢,老奴再也不敢了。”老管事“撲通”一聲跪下,磕起了頭來。方文琴與方文頌佩服得五體投地,直接將此事記在了本上,甚至連心得都寫在了邊上。
“婉兒,”後來林氏問起,“你怎就不像文琴與文頌一樣那個本兒記事,看你倒真像來玩的啊!”當然,林氏是笑著打趣她。
王婉笑著指著自己的腦袋:“我都記在這哪!再說了,真要處理起事情來,各事有各事的處理方法,總不能照搬吧?”
“你這個小機靈鬼!”林氏颳了一下她鼻子,“不過你還小,慢慢來。”是了,與方文頌和方文琴的積極勁比起來,王婉在林氏眼裡的表現確實是“年紀還小”。
而方文琴和方文頌在一起的學習中,好似感情更好了。
連林氏都疑惑了起來:“文琴是怎麼回事?原先不是都不大理人的嗎?什麼時候居然和文頌這麼好了?”
王婉心道:“從今年起唄!”早先王婉發覺的時候也感到很疑惑,然後,不要怪她心理陰暗,實在是被這府裡心智不像孩子的小姐們嚇怕了,直覺告訴她,她們之間是有什麼秘密的協議。不過,想再多也不關她王婉的事,只要不惹到她的頭上來,她們是好是壞,隨她們去。
王婉就這般和方文琴、方文頌一起跟了林氏一個多月。
原先天天和那兩堂姐妹相處一室的不習慣也漸漸變成了習慣後,王婉本以為日子也就這樣無波無瀾地過下去了。豈料,某一日入夜睡前,青環突然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翻得邊角有些捲起的本子。
“這是……?”見青環一臉做錯事的樣子,王婉不解開口問道。
卻是青環突然就跪了下來:“這是今個兒早上柳姨娘身邊的蘭芝偷偷塞給奴婢的。奴婢……奴婢尚未稟明小姐,就妄自收下,還請小姐責罰!”
青環咬著唇,低著頭,甘願受罰的樣子。
王婉沉默,半晌才接過那本子,粗粗地翻了一下。——原來是賬本!
於是立時就回想起某個下午,林氏命人拿出了去年的賬冊,讓她們隨意看看。本意是讓她們知曉賬本的模式,讓她們知道一個大府裡要記帳的地方是有多麼瑣碎。林氏應該沒想過一個十三歲,一個十歲,一個八歲的三個丫頭能夠把這些賬本一本本翻過去,一本本重新算過去。
可偏就那方文琴與方文頌認真無比,一個下午坐到了一起,一邊看一邊討論起來。而她則是看著一疊疊的賬本,發了一會兒呆,後來實在無聊,便也隨意拿了一本翻了起來。
看帳之事對她而言實在是小事。雖不是會計專業出身,但是作為學霸理科生,對數字是極其敏感的,雖然這個時代的賬本沒有阿拉伯數字,沒有收支表格,看起來超級複雜的樣子,但只要那麼一掃,一大堆的數字自然而然地在她腦中化成了阿拉伯數字。而她對數字極為敏感,腦中如同裝了計算器,加減乘除飛速算起,算好之後,那些個資料便如存進了電腦一般,在她腦中儲存了下來。
王婉那日看的是府裡購進布料裁衣做裳的賬目。賬本自然不會有算錯的地方。最後的收支總額同她算出來的結果是一模一樣的。只是……王婉皺起了眉頭,細細地翻找起手頭上的這一本。這本賬本也是去年府裡的收支賬本!卻是裡邊什麼名目都有,各項的採購自然也納入了其中。王婉找到了布料採購的那一頁。
果然!裡邊的價目和那日下午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王婉記得當時翻看的那本賬本,明明寫著一匹錦緞要七十兩,而這裡,卻寫著“錦緞五十兩一匹”!這差價,竟有二十兩之多!
王婉頓了一下,但又迅速地翻了起來,把所有布料採購專案都給找了出來。全部與那日看到的不同!腦中迅速算了一下,光是這去年布料的採購,這兩本賬上的差價,竟高達兩千餘兩!
王婉倒抽了一口冷氣,看向青環,問道:“這……是柳姨娘身邊丫鬟給你的?”
青環回道:“回小姐,是今個兒早上,我去大房那邊教翠兒(管園子的一個婆子的女兒)打繞子,路過柳姨娘的院子,遇見蘭芝,她偷偷塞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