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來。
“鱉字確實有些不好聽,所以大家一般稱為鰲。”熊貿笑呵呵道:“常說東海釣金鰲,海上釣鰲客,要是改成鱉字,估計就沒有那種大氣磅礴了。”
“非常對。”眾人深以為然,一字之差,區別很大的。
“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乾脆約定俗成,把這樣的東西都稱為鰲!”
古月居士也來了幾分興致,開口解釋道:“古代科舉殿試之後,選出狀元、榜眼、探花,然後去面見皇帝,來到宮殿之中。宮殿裡頭雕刻著一條龍和一隻大鱉,為了彰顯狀元的榮耀,他一個人獨佔大鱉位置,也就是所謂的獨佔鰲頭。”
“不過話又說回來,由於魁星點鬥,獨佔鰲頭的典故,這樣的東西比較適宜官場中人,或者高考學子使用,有助於官運、文運……”
古月居士的言下之意也清楚明白,張豪作為一個商人,要這樣的法器不是說沒用,主要是作用極少,效果甚微。
在三人觀賞銅鰲的時候,方元卻沒有這個心情,目光百無聊賴的亂轉,以便打發時間。看了兩眼,他也不得不承認,張豪果然是大土豪。
拋開書房中那些中外書籍不提,一件件陳設品都是價值不菲的東西。特別是那些古董,樸實無華之中又充滿了古香古韻的氣息,如果包龍圖在這裡,估計要兩眼放光,說不定直接賴著不打算走了。
想到這裡,方元也順手掏出手機,打算拍幾張相片回去,好讓包龍圖看著過眼癮。怎麼說也是好兄弟,只能幫他到這裡了。
不過在此之前,方元也沒有忘記詢問張豪的意見,看他是否允許拍照。聽說方元對自己的古董感興趣,張豪也很豪爽的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咔嚓!”
適時,方元隨手拍了幾張相片,遠景近景正面側面都有,然後再一件一件東西拍下去,慢慢地來到了角落之中。
“咦!”
突然,方元停了下來,因為透過手機的螢幕,他看到了一件……不對,應該說是兩件魚形的東西。一瞬間,他連忙收了手機,仔細觀望起來。
乍看之下,方元又發現兩件魚形物件,就好像是一條整魚,再從中間平分剖開,形成了兩條半魚狀。類似這樣的東西,他似乎有點兒印象,好像聽包龍圖說過。
“這是什麼來著?”
方元努力回憶,忽然靈光一閃:“魚符!”
“什麼魚符?”
就在這時,熊貿也走了過來,看到兩半魚符的一瞬間,也是吃了一驚:“不是說已經沒有魚形法器了嗎,怎麼這裡還有一對?”
“這是古董。”
此時此刻,方元眼中光亮微閃道:“古代官員的身份證明,魚符!”
“古董,魚符……”
一時之間,熊貿也有幾分恍然,隨即眯眼道:“好像是古代腰牌之類。”
“熊師傅,該去吃飯了,在聊些什麼呢?”
說話之間,張豪也走了過來,目光一動,也注意到了魚符。這時他也微微的一怔,然後害怕兩人誤會他有意隱藏,所以連忙解釋道:“熊師傅,這可不是法器,而是古玩……”
“知道,我們知道是古董!”
。
求收藏,求推薦票,請大家多支援,謝謝。
第29章 兩百萬!
魚符,不僅是古代官員出入宮門的身份憑證,更是調動軍隊的信物。
一般來說,魚符分為兩半,中縫處刻有“合同”兩字,分開後,每半邊符上只有半邊字,合在一起才見完整的“合同”兩字,這也就是合同一詞的由來。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魚符在唐代以前,並不是魚形的,而是虎形,也稱為虎符。但是後來李淵稱帝,建立大唐王朝,為了避先祖李虎之諱,特意把虎符改成了魚符。之所以使用魚的形狀,據說是取其鯉魚的諧音,有“李”,自然有魚。
當然,一般情況下,朝廷給官員發放魚符,只是授予其中一半,另外一半保管在宮廷中。然而現在張豪卻收藏了兩塊魚符,分明就是一對。
儘管方元不太瞭解古董的行情,但是卻也知道,完整的東西肯定比單個值錢。
此時,看到方元和熊貿對魚符感興趣,張豪也頗為自得的介紹起來:“這兩件東西雖然不是法器,不過也是十分珍貴的古董,是唐代名相遺物。”
“唐代名相?”
方元一怔,徵得張豪允許之後,就小心翼翼把魚符拿了起來打量。東西是銅質的,包漿十分渾厚,溫潤如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