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學校和專業都是帶有一定盲從性,基本上由家長或者老師做主。而經歷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在準備考研時我們應該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又該怎麼去做了。有部分考生對自己的專業很感興趣,認為應該更加深入地學習研究它來增長自己的才幹;有的需要更換自己的專業,在自己感興趣或者更有前途的方向求得更好的發展;還有許多的考生主要考慮提升學力以便將來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
總之,請慎重考慮:你所選擇的學校和專業是否有利於你將來的更好發展,是否是透過你的努力能實現的現實目標,是否符合你的興趣愛好。
報考第二問:研究生都能怎麼讀?
準備報考研究生,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研究生的分類。研究生按攻讀學位等級的不同,分為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碩士生”)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稱“博士生”)兩級,一般我們提到的研究生是指碩士研究生。目前我國研究生的基本類別及其區別,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進行以下分類:
1.按學習方式的不同,分為脫產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脫產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研究生;在職研究生是指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研究生。目前,多數研究生招生單位只面向本單位職工招收在職研究生,有的單位面向本地區、本系統的職工招收在職研究生。
2.按在學期間提供經費渠道的不同,分為國家計劃內研究生、委託培養研究生(簡稱“委培生”)和自費研究生。國家計劃內招收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其中非定向研究生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實行由本人選報志願、招生單位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用的雙向選擇就業制度;定向生在錄取時必須簽訂合同,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工作。委託培養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委託單位提供,錄取時要簽訂合同,畢業後到委託單位工作。自費研究生的培養費由自己提供,畢業時國家不包分配,畢業生自謀職業。
3.按照專業和用途的不同,分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類研究生,特殊研究生指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和軟體工程碩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碩士(MPA)等等。
目前,國家招收碩士研究生主要有三種辦法:全國統一考試、單獨考試、免試推薦(保送研究生)。
報考第三問:什麼專業最適合你?
在報考階段,應該按照社會上的一些評價以及招考人數、錄取難度等標準,理性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這裡,我們將研究生專業分為熱門專業、傳統專業和特殊專業碩士加以分析。
熱門專業:主要指那些切合時代熱點,社會需求性大,未來就業前景看好的專業。這些專業因為其在社會的需求量很大、求職的機會多、未來的發展也比較光明,為大多數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築、土木工程、計算機、金融經濟類學科、法學學科、新聞類學科等等。但是這類熱門專業最大特點就是報考人數爆滿、競爭激烈,錄取比例較低。報考此類專業的學生最好評估一下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量力而行,選擇好自己的專業。
傳統專業:主要是指那些社會總體需求量有限的基礎學科類專業。這類專業常見的有文史類、哲學類、冶金類、地質類,數、理、化基礎學科等等。與熱門專業相比,這類專業就顯得比較冷落。但是由於其多年積累的嚴謹的治學體系,傳統類學科專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其他專業所無法替代的。這類專業在研究生招生培養名額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且競爭也不太激烈。
特殊專業碩士:主要指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和軟體工程碩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碩士(MPA)等等。和多傾向於“研究”的傳統意義上的碩士研究生相比,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方面更注重的是實踐與應用,培養的時間也較短(一般為2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考試相對獨立,因為培養方向主要是在應用方面,因此,特殊專業碩士的專業課水平要求較淺,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課程的基礎知識。雖然特殊專業碩士招生學校數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較大,對於一些跨專業考試的考生來說,似乎報考特殊專業碩士更合適一些—至少可以在專業課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得太遠。
報考第四步:你的目標是哪所學校?
在選擇好專業後,接下來就要確定報考學校。在選擇學校時應該考慮到以下的幾點因素:
1.應該根據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