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5 頁)
6。邏娑:今西藏拉薩市。
7。東掖垣:唐朝宮廷內的門下省、中書省兩官衙分別位於左右兩邊,門下省為左掖,在東面。房'王官'任給事中,屬門下省。
8。鳳凰池:鳳池,因接近皇帝之故而得此名。
9。脫略:不以為意,不在乎。
【賞析】:
全詩寫董大以琴彈奏《胡笳弄》這一歷史名曲,意在描摹琴聲,明以贊董大,暗以頌房'王官'。詩以驚人的想象力,把風雲山川,鳥獸迸泉,以及人之悲泣,人為描摹琴聲的各種變化,使抽象的琴聲變成美妙具體的形象,使讀者易於感受。又用了一連串比喻,表現董大琴聲中豐富的音樂形象,是一首較早描寫音樂的好詩。這些描摹音樂的手法為後來人描寫音樂開了先河。胡應麟《詩藪》評論說:“(歌行)盛唐高適之渾、岑參之麗、王維之雅、李頎之俊,皆鐵中錚錚者。”
�
聽安萬善吹'上“鹹”下“角”'篥歌
七言古詩
李頎
南山截竹為篳篥,
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
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
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
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風留],
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
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
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
美酒一杯聲一曲。
【註解】:
1。'上“鹹”下“角”'篥(li4):胡人樂器,以竹為管,發蘆為首,有九孔。如下端加上一個喇叭,就是嗩吶,其聲音悲哀。
2。龜(qiu1)茲(ci2):今新疆庫車縣。
3。長飆:喻樂聲的急驟。
4。颼[風留](liu2):風聲。
5。漁陽摻(can4):曲調名,著名鼓曲。
6。歲夜:除夕之夜。
【賞析】:
這首詩是寫聽了胡人樂師安萬善吹奏'上“鹹”下“角”'篥,稱讚他高超的演技,同時寫'上“鹹”下“角”'篥之聲悽清,聞者悲涼。描摹音樂時,不僅以鳥獸樹木之聲作比,同時採用通感手法,以“黃雲蔽日”“繁花照眼”來比喻音樂的陰沉和明快,詩中換韻尤為巧妙。比前一首更有獨到之處。胡應麟《詩藪》評論說:“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音節鮮明,情致委折,濃纖修短,得衷合度,暢乎然。”
�
夜歸鹿門山歌
七言古詩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
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村,
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
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
惟有幽人自來去。
【註解】:
1。漁梁:在襄陽東、離鹿門很近。
2。龐公:龐德公、東漢隱士。
3。巖扉:石洞的門。
4。幽人:幽居之人,指隱士,這裡指作者自己。
【賞析】:
這是歌詠歸隱情懷志趣的詩。首兩句先寫夜歸的一路見聞;山寺傳來黃昏報鍾,渡口喧鬧爭渡,兩相對照,靜喧不同。三、四句寫世人返家,自去鹿門,殊途異志,表明詩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寫夜登鹿門山,到得龐德公棲隱處,感受到隱逸之妙處。末兩句寫隱居鹿門山,心慕先輩。全詩雖歌詠歸隱的清閒淡素,但對塵世的熱鬧生活仍不能忘情,表達了隱居乃迫於無奈的情懷。感情真摯飄逸,於平淡中見其優美,真實。詩用純白描手法,寫江村晚景,歷歷如在目前。胡應麟《詩藪》評論說:“孟詩淡而不幽,時雜流麗,閒而匪遠,頗覺輕揚。”
�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七言古詩
李白
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
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