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退堂。
洪參軍低聲道:“死者沒有了頭,真是咄咄怪事。不知老爺作何看法?”
狄公道:“或許臥房內大暗,葉彬眼光閃失,沒看仔細。想來是炕上衾被遮去了死者的頭。少頃到了那裡便見分曉。”
狄公的八人大轎早在前廳外庭院裡備下。狄公同洪亮揭開轎簾上了轎。四名軍健騎高頭大馬轎前喝道,陶甘、巡官及另四名軍健轎後跟隨,一路往城南迤邐行來。路上行人見是官府儀仗,都紛紛躲避。街市兩邊店鋪毗連,熙熙攘攘,雖是河朔邊庭之地,也居然如中原之興盛氣象。
過了將軍廟,幾處轉彎抹角,市景漸漸荒涼,道路兩旁白楊蕭蕭,近南城城根一帶人煙稀少,房屋大多是空宅。這裡曾是北鎮軍駐戍時的軍械庫,於今早空廢了。軍械庫對面一排宅院原來是軍需官的住宅,於今也已搬進了好些平民住戶——潘豐夫婦便是其中之一。
大轎在潘豐的宅院前停下。狄公、洪亮下轎。高裡甲上前恭迎。狄公讚許嘉勉了他幾句。
陶甘心中狐疑,不禁問道:“一個骨董商因何選擇如此荒僻的地方開店?我看這裡就是開豆腐店都不會有什麼生意,哪個有錢人會跑來這裡買骨董。”
狄公點點頭,眼望著裡甲,等待他的回答。
裡甲答言:“這地方固然偏僻荒涼,但潘掌櫃的生意大都是上門兜售,無需主顧屈尊來此選購。商談妥了,他便上門送貨。”
狄公點頭,使命裡甲引路走進宅院。
穿過前院便見一個小小院落,門口有一眼井,井旁一株年歲久遠的歪脖子樹。
裡甲指著那小小院落說道:“老爺,你看,這中間一間便是潘掌櫃夫婦的臥房、左邊是他的店鋪,店鋪後是廚房,右邊這一間是倉庫,儲放些雜物,潘掌櫃平昔也堆囤些不值錢的骨董。葉彬兄弟去報案後,我便親自守住這院落的門戶,不許閒人進去。”
狄公一干人等進了潘豐夫婦的臥房。臥房不大,臨窗一個大炕,炕上凌亂攤著條厚棉被,棉被上仰面躺著一個滿身是血的赤裸女屍。她的雙手被捆縛在一起,兩腿僵直伸著。屍體果然沒有頭。——脖頸被砍剁得參差不齊,血肉模糊。棉被和炕上也都是幹凝了的斑斑血跡。
狄公把眼光從屍體上移開,打量起這臥房的佈置。他見靠後牆有一張梳妝檯,梳妝檯邊堆疊著四隻衣箱,分別寫著春、夏、秋、冬的字樣,看來是按此盛放四季衣服的。衣箱邊的牆角有一張小小的方漆幾,漆几旁放著兩隻木凳。狄公發現那漆几上的漆未乾時被人碰過了。
狄公的視線不覺又回到了那具屍體上。突然,他問道:“我沒見到死者留下的任何衣服——衣裙鞋襪一件都沒有。陶甘,你去開啟那些衣箱看看。”
陶甘用一隻木凳墊腳,開啟最上面的那隻衣箱,翻了幾翻,說:“這裡面除了疊得齊齊整整的春季服裝之外,並不見有死人身上剝下的衣服。”
狄公道:“將四隻衣箱全開啟看看。洪亮,你去幫陶甘一下。”
洪亮上前幫陶甘將衣箱全數搬下,—一開啟搜尋,仍不見有剛才脫下的衣衫裙襖。正狐疑不解時,陶甘突然叫了一聲,說道:“老爺你看!我在這第二隻衣箱的夾層裡找到了這些首飾:一副鑲紅寶石的金手鐲、六枚金髮夾。”
狄公道:“潘豐是個骨董商,自然也做些珠寶首飾的生意,有這些東西本屬尋常。你且將它們放回原處,我們將查封這幢宅子。陶甘,我此刻最感興趣的是屍體身上原來穿著的衣服,而不是這些首飾。你和洪亮將衣箱按原樣疊放後隨我去倉庫看看。”
狄公、洪亮、陶甘三人走進倉庫,見倉庫地上堆著大大小小許多木箱和紙盒。
狄公道:“陶甘,你就在這裡將所有這些箱盒細細檢查一遍。不要忘了,除了找那些衣服之外,還有那顆人頭!我與洪亮去間壁店鋪裡看看。”
一道簡陋的櫃檯將店鋪分成兩半,櫃檯後架著三層擱板。擱板上放著各種各樣的瓷器、玉器,最高一層擱著一函函的書帙,都厚厚地蓋著一層塵土。店鋪角落裡堆著許多泥塑木雕的菩薩和石鼓鐵鼎等粗笨什物。
狄公拉開櫃檯的抽屜,卻見幾本舊賬冊邊有一大堆碎銀和銅錢。
“洪亮,潘豐是在十分驚慌的情況下倉皇離家的,你看他既沒拿走首飾也不及攜帶走這些碎銀。”
洪參軍若有所悟,頻頻點頭。
他倆又細細搜尋了廚房,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剛待要轉出去倉庫,正撞見陶甘從倉庫出來。
陶甘說:“老爺,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