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
這種對事物的感覺判斷分析,是一個複雜的精細的而且非常迅速的過程。你可以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得出一個人的大概特性,而且有一定的準確度。而此又是我們細細分析,琢磨所不能比擬的。通常我們稱這種思維為,直覺,第六感,感覺等等。
那麼這種感覺,直覺,第六感是怎麼得來的呢?
不妨從人類出生開始說起,一個小孩剛出生,當你的手流血了,給小孩子看到了,小孩子是不知道這是刀傷的,也不會感覺到疼的(疼不疼,可以看看小孩子的表情)。當小孩子逐漸長大了,有一天你的手再次流血了,這時候小孩子必定會緊張起來,可能會慰問你,關心你。當小孩子再長大了,看了一些恐怖片,看著暴力的鏡頭,從後背裡面開始發涼,好幾天都心驚膽跳,甚至噩夢連連。——這是為什麼?因為小孩子有類似,關聯性的閱歷!
這是大家的共同的經歷。
我們的感覺是透過自己的感悟,經驗而獲取。而這些感悟,經歷透過疊加,彌補,從而構成一種類象能力。
也就是當你看到一種事物,這時候你的大腦就透過獲取與這種事物相關資訊,從而實現了感悟,經驗,情緒等的再現。
好比如:
我們吃過菠蘿,吃的時候會流口水。當你下班路過有人在賣菠蘿的時候,你就會自然地有流口水的衝動。那是因為你看到了菠蘿,你的潛意識會把與之相關聯的感悟,經驗,情緒等重現出來,以致於你流口水。成語“畫梅止渴”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在電視鏡頭上,看到主角自殺了,我們會感覺很沮喪,會感覺到很疼。我們有這種感覺,並非是因為自己自殺了,而是我們看到了別人自殺,而我們生活中有過類似或相關聯的情景,如流血會痛,由痛會關聯很多的經歷感覺,自殺這一幕正好調動了這些感覺。
所以對於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自殺,受傷等等經歷是一無所知的,遇上這些事,也會無動於衷。
於是,就有人對此得出一個總結,“必須經歷過,你才能有感覺,你才能知道。”。
這句話其實說中了很多人的心聲。好比如,當你沒有經歷過磨難的時候,你並不知道困難的苦楚。但是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因為本文也說了:感覺的產生是透過經驗,感悟的綜合交織疊加的結果,並不一定需要真正去經歷!
我們可以找到一個例子:
我的朋友A和朋友B都是很害怕老鼠的。有一天她們兩個在宿舍裡一起打掃衛生,突然老鼠從床頭上冒出來,這時候,A尖叫起來,整個人都僵了;而B顯得很平靜,但是很快就倒地了,給嚇暈了。
同樣是老鼠,兩位女生同樣是害怕,但是害怕的程度,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後來我經過對她們經歷的詢問,發現了很多核心的問題。A,B在童年的時候心裡對“恐懼”的表現是差不多,A一直維持這種狀態,但是B,因為有一次在街頭上遇上兩夥人互毆,當時場面比較血腥,那次她暈了過去。自此以後,她每次遇上一些驚怕的事件,都會有短暫性的休克。我們可以一副圖來進行描繪:稱為害怕的成分。剛開始大家的害怕的成分都是一樣的,害怕的表現一樣,但是B自從那件事情之後,其害怕的成分就增加了。同樣遇到老鼠,其害怕的表現就不一樣了。(可跳讀太極歸宗原理一章資訊的成分一文)
如果你要自己的兒女孝順,你可以怎麼辦呢?不一定要等到自己兒女成為父母后有了自己的孩子真正體驗到做父母的辛酸,他們才會孝順,你們可以讓他們做成功一件事情,所做的這件事情讓他感受到裡面的辛酸,從這種感受裡面,此時你可以引導他補位,比如說,你告訴他“父母也是這麼辛酸地把你拉大的。”這時候他能夠積累這些感受,繼而能真正地感恩!所以我們會發現為什麼大部分窮苦出身的孩子都能體諒別人,感激父母,為什麼當我們真正學會自己賺錢,我們才覺得父母不容易,繼而心懷感恩。
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
(最根本的是感覺的補位,因此假如自己當了父母后,沒法體驗感受到父母的辛酸,也不一定會孝順,讀者要抓準筆者的最原始的意思,以及舉例的片面性作用。)
而我們現在很多的感恩教育怎麼做的呢?在字面上,在口頭上喊著要感激他人——這作用根本不大。我們經常會談到,現在的年輕人太輕浮,太狂蟒,太不會感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