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這才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子漢,一個值得敬佩的人的所作所為。”
☆衍例之制度與漏洞
(收集不到)
我們打個比喻,只要有流水(利益導向)的存在,那麼無論這個河流(制度)築的多好,水依然能滲透在堤壩的細微間隙(漏洞)當中。
這些漏洞的存在,形成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叫做潛規則,不在正常的規則之中。現在很多的運營機構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它不是按著規矩來行事,而是按照潛規則做事。從上層到基層(或者有另外稱呼叫做底層),每個人心裡都知道,也都按著這個潛規則在做。所以很多時候你跟他講法規,講不通的時候,他就跟你講潛規則。嚴重得來說,已經是一種風氣了,大形勢了,要衝淡這種風氣,按照歷史的說法,應該在某個時刻有個英雄出現,乾點重大的事情來扭轉這個形勢。
這些漏洞似乎沒有辦法去克服,但是如果一個權是分散的,不容易一下子牽動賄賂行為的,從行為的實施的難易角度看去,這種方法有緩解的作用。
所以我們發現有些制度如分權決定的領導集中制(幾個領導表決),三權分立(對抗統一),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比如現在的公務員面試中的分權決定,也就是由幾個面試官組成一個團隊,在面試的時候,隨機抽取部分人員進行對其面試。要是走捷徑的人必須要下更大的功夫去做足全面的功課,這個成本就變得更高了,從而稍微增加了面試的公平性(對中下階層的人)。
廟裡有很多菩薩,你不一定是最大的菩薩,也不一定是最小的小鬼。人們來到廟裡來上香,肯定不是隻給你一個人上!
………………………………………………………………………………
河邊兩個村,河東的村長帶民眾經常加固自己這邊河堤;河西的村長則把資金挪用吃喝。洪水來了河西決堤,於是村長帶民眾抗洪搶險奮戰在一線,電視臺天天採訪,上級拔款救災,而該河西村長也因搶險有功官升三級。
而河堤牢固的河東啥事沒有,村長仍舊是村長。
大家都只去獎勵“救火的”,卻從來不記得“防火的”。於是慢慢的就沒人防火,大家都等火燒起來後再來救火。
一直在捐款,從不知去向;
一直在圍觀,從未有力量;
一直在傷亡,從未追責任;
一直在調查,從未出真相;
一直在多難,從未見興邦。
………………………………………………………………………………
☆讀者來信之上市公司的培訓講座
“我這幾天參加一個將要上市的公司的培訓講座,聽了之後覺得學會了很多東西,其實我一直想了解這家企業的老闆的人品如何,想知道一個好的老闆究竟是如何帶領這家公司怎麼走向成功的,第二是想了解這家企業的制度,因為我覺得制度挺重要的。
另外我發現講師很敬業,從她說的故事中,我發現她無時無刻地為公司考慮,為公司發展而拼搏。
看過你的文章,覺得你看的事情很透徹,不知道我還能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打算自己也開一間公司。”
筆者:
有機會交流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是你帶著什麼樣的一個思路去聽課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思路準確,那麼即便你在市井中聽到別人失敗的經驗,你也能從中得到不菲的收穫。
通常這類培訓都是談一些成功的故事,你覺得很有道理,很有啟發,在國內絕大多數的講座都是這麼一回事情:告訴你們結論,你可以從結論推匯出事情的可行性,但是如果你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做,卻很難操作成功。正像我們做數學題目,看結果很容易理解,但是自己做卻做不出來,因為從答案到問題的思路是單一的,但是你從問題去想,你會發現有很多分叉路口,你不知道哪條路才是對的,在分叉路口上,決策的考慮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始終是聽課的人多,這就是產業鏈了,養飽了很多“磚”家。回顧一下百科歸類圖裡面的描述,你們所聽的,都是一些空泛的廢話。
除了空泛以外,更不用說使用配陰陽的方法去列舉正反面的情況去探索太極,獲得更具深度的認識。
筆者希望你所聽的講座是一個例外。
筆者沒有聽這個講座,沒法對內容進行評價,但是根據你的想法,筆者有幾點想說的:
(1)老闆的人品與企業的發展沒有多大的直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