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1/4 頁)
許多針對意志和體質的附魔系魔法,對她也是完全無效,這還是她已經被連番佈置大大削弱後的情況了。
要不是她有幾個親信的支援,還真有可能對付不了他們。
這幾個親信和她一樣,都是耶各的信徒,人人身上都有戰士或者遊蕩者等級,再加上艾哈比府上的護衛,吳忻和迪莉雅最終還是要死的。
可是默罕默德阿里來得太快,梅薩迪爾猜測他大概就在附近巡邏,看到吳忻的“火球術”就直接衝過來了。
他一到,梅薩迪爾以為自己闖禍了,不僅是要自己完蛋了,峋山隱修會在埃及南部幾十年的經營都要毀於一旦。
然而吳忻一見默罕默德阿里不是感恩,而是立刻挑釁他,並且默罕默德阿里也用類似的話做了反駁。
梅薩迪爾這才想起來,這一對並不是盟友,吳忻兩面三刀耍弄了默罕默德阿里這件事並不是什麼難搞的情報。
雙方互相謾罵攻訐也是當然的,然後就是吳忻頤指氣使地命令默罕默德阿里的部下滅火。
默罕默德阿里被他氣得臉色鐵青,可是終究是以大局為重,讓他們不要互相攻擊,就開始組織滅火了。
梅薩迪爾一度以為吳忻實際上確實是失去了一部分記憶,畢竟那麼久的折騰下來,這才是正常反應,和自己戰鬥時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後來吳忻在穆拉德貝伊趕到之後的表現,讓梅薩迪爾有了其他的猜測。
不過她沒有時間探索進一步的細節了。
這場戰鬥終於到了要結束的時候,穆拉德貝伊的其他部下,帶著大隊人馬衝了進來。
穆拉德貝伊也重新開始喊話:“都老老實實放下武器,今天這只是一個誤會………。。”
然而就在這時,兩把飛斧從救火士兵們的方向飛來。
目標正是吳忻和穆拉德貝伊,老貝伊朝側面一閃,斧頭擦著他的臉頰飛過。
吳忻則被這一斧結結實實地命中了胸口。
…………。
拿破崙風塵僕僕地回到了開羅,不過不是從埃及南部。
而是從敘利亞,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他帶著三百餘親衛,在大馬士革和開羅打了一個來回。
他帶著這支小隊配合大馬士革當地的兩千多部隊,又摧毀了奧斯曼帝國一股萬餘人的大軍。
整個過程波瀾不驚,猶如閒庭信步一般。
貝爾蒂埃扶著拿破崙下馬,把手上早就準備好的水囊遞給了他。
大口灌了一口甘冽的清水,拿破崙一邊快速走進官邸,一邊問道:“門奴瓦的屍體找到了嗎?”
“沒有,將軍。”貝爾蒂埃一邊佝僂著高大的身體,使自己不比拿破崙高太多,一邊小心地回話,“英國人的艦隊也沒有動靜。”
“我摧毀了從伊斯坦布林來的奧斯曼軍隊,納爾遜當然不會用他的水兵來登陸了,英國的人口只有法蘭西和奧斯曼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水手更是其中的菁華,他可承受不起一次損失上萬人的敗仗。”拿破崙一邊說,一邊看著地圖,“我們得從敘利亞撤軍,固守西奈半島。”
貝爾蒂埃一言不發。
大馬士革是世界名城,勝利之後放棄,讓人極端痛苦。
但是拿破崙和貝爾蒂埃都明白,他們必須回軍,雖然法國人能夠贏得戰役。
但是他們無法保護自己的補給線。
數萬法軍能夠在埃及得到補給,但是敘利亞養不活數千法軍,從約旦和星月半島來的遊牧民對補給線的威脅太大了。
要深入鄉鎮,就要投入更多部隊,要投入部隊,就要先建立補給站。
這個難題,即使是拿破崙也無解,他即使有無限的才能和精力,也無法再英國人的眼皮底下逆天。
拿破崙倚在視窗,看著窗外的藍天,他彷彿感到納爾遜正在看著自己,等待自己犯錯。
他在正面戰場上贏再奧斯曼人多次都行,只要輸一次,哪怕是一個平局,納爾遜就會投入水手兩面夾擊他。
而放棄敘利亞後,他犯錯的餘地更小了。
“不如先去一次南部,把那夥殘餘的馬木留克解決掉,埃及南部的補給情況,比敘利亞強一點。”貝爾蒂埃建議到。
拿破崙搖了搖頭:“去那裡有什麼用,我們不可能從埃及威脅到伊斯坦布林,無法逼和奧斯曼帝國,一切勝利就沒有意義。即使獲勝,也要駐軍,只會降低我們對海岸線的防禦力。”
拿破崙很早就意識到,想要贏得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