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2/4 頁)
夏洛克和吳忻還在繼續他們的對話。
“地中海方面只是牽制,主要目標還是奧地利?海雷丁那麼久了也沒有完全控制突尼西亞似乎也是合理的。”吳忻對於這個結論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他也不是很確信,其他人也是如此,“不過皇帝是不是認同啊?”
布達失守後,奧地利的外交官年年都在喊維也納危險,從倫敦到莫斯科,從馬德里到斯德哥爾摩,所有的真神系國家的君主,都被奧地利的外交官給纏住了。
而羅馬更是不用說了,真選教皇年年都要面對出身奧地利的紅衣大主教的請願,要求把奧地利信徒的捐款都留在奧地利強化防禦,還要求教皇撥款,強化多瑙河的艦隊。
錢和人力都不嫌多,救維也納就是救你自己,越多越好,一百萬塔勒,幾萬勇士也未必能對付得了奧斯曼帝國。
但是也不嫌少,幾千塔勒我們也要,只有一人一馬的中二青年也歡迎你來奧地利殺異教徒。
“馬德里方面據說不肯提高本年度的援助經費了。皇帝也已經盡力了,他的帝國雖然幅員廣大,但也是依靠銀行家的貸款在維持帝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年年大喊狼來了,最後就是如此了,不過馬德里可以如此強硬,中小勢力可就不行了,“不過德意志的幾個選帝侯和強勢公爵,以及富裕的自由城市,多多少少還是榨出了一些資源的,特別是慕尼黑和柏林方面,都給了好幾萬塔勒的各種物資,還各自許諾了一個聯隊的上千援兵,甚至自備糧草。”
巴伐利亞公爵和勃蘭登堡選帝侯不可能把奧斯曼異教徒要來了這種話當成嚇唬人的故事,維也納要是丟了,奧斯曼人就該朝著慕尼黑和柏林進發了,所以不論如何,他們還是出了一些東西的。
“薩克森方面沒有表示?”薩克森選帝候國位於巴伐利亞公國和勃蘭登堡選帝候國之間,夏洛克卻沒有提及,所以吳忻就問了一問,“難道他們是打算坐觀成敗?這幾乎就是和奧斯曼聯合了。”
統治薩克森地區的維廷家族是班恩改革的推動者,一貫和維也納方面不對付。
夏洛克搖了搖頭:“那倒沒有,不過維廷家族最近又均分了一次,正在核心新邊界,內部劍拔弩張,確實是有心無力。”
維廷家族的嚴格均分繼承製度,讓這個家族大部分時候都處於內鬥之中。
“如果要進攻維也納或者東匈牙利,那麼就應該把船隻集中到多瑙河河口,可是往來的商人都告訴我,如今奧斯曼帝國在亞歷山大港集合了一支主力艦隊啊。”吳忻雖然情報遲鈍,但是這種隨時會導致他被抓去伊斯坦布林的事情還是知道的,事實上,這種情報也算不上情報了。
理論上說,奧斯曼帝國既然要在黑大陸主動進攻,那麼在歐羅巴就應該不大可能同時展開攻勢了。
奧斯曼帝國的財力和人力都是第一流的,而且擁有極為高效的官僚體制,雖然不利於推進科學,但是確實有利於發揮國力。
她有不下十萬常備軍,能夠動員的輔助兵力更超過這個數字。
這遠遠不是奧地利能夠對抗的,即使有西班牙的支援也是一樣。
次數真正阻撓她征服維也納的,主要是後勤問題。
相比軍隊的數量,能夠輸送物資的船隻是更重要的東西。
奧斯曼帝國的艦隊大部分不需要考慮大西洋的情況,因此地中海艦隊和多瑙河艦隊是不分家的。
因此透過觀察奧斯曼帝國船隻和船員的集聚點,是判斷奧斯曼擴張方向的重要依據。
“許蕾姆蘇丹自有她的道理,呵呵。”夏洛克忍耐了太久,對著不是很瞭解情況,但是又和自己有生死之交的吳忻,稍微諷刺了自己的秘密首領一句,“女人嫁給異族,改信異教,根本無法忠於本族了。”
許蕾姆蘇丹不是天生的星月教徒這一點,並不是什麼隱秘。
吳忻很是贊同地點點頭。
夏洛克的話一部分是真的,一部分是汙衊,許蕾姆蘇丹其實並不算改信星月教。
她的禮儀和儀式肯定還是做到的,否則耶各也不會允許她繼續得到自己的神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二百五十五章通道莓
夏洛克的話讓一個人很憤怒。
“你不該這樣議論她!婚姻不一定要以一方的信仰為重,完全可以互相尊重的。”吳忻的一個侍女突然大喊,梅薩迪爾好不容易見到了教友,對於這個死胖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