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2/4 頁)
大戰,絕對無法在短時間內壓服那些部落,讓他們出人出駝。
現在吳忻拿出了幾千塔勒的銀子收買了酋長和族老,又給每個出征者的家裡,留下了上百斤麥子,總算拉出了隊伍。
隊伍拉了出來,但是並沒有完成整合,各個連隊是能夠如臂指使的,但是那些遊牧民則需要全力周旋才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揮作用。
這還不是全部,吳忻還有乘著這次出征的機會,分化滲透這些遊牧民的打算。
一直分著嫡系、旁系會讓帶隊者的精力大半用在維持內部、平衡各方上,用來對外擴張、籌謀畫冊的精力就不足了。
所以吳忻的目標從來不僅僅是一個哥達菲部落,所有從他身上討好處,和的黎波里港做生意,提供僱傭兵的部落,都是他要吞併的物件。
最終的目標,是要讓吳忻兵鋒所及,再也沒有酋長,只有他任命的村長、鎮長。
要讓這些部落人民,知道吳忻的法律是最高權威,知道那些族老和他們一樣,要受到法律的管轄。
當他需要徵發男丁不再是要和各個族老妥協,讓他們先過一道手,而是直接把安家費都能發到每一個士兵的家人手上。
讓信仰火焰之主的傳教士能夠隨意在部落中活動,沒有人能夠阻撓他們的禮拜。
讓徵稅官能夠僅憑一紙文書,一件外套,哪怕手無寸鐵也能從最強悍的人手中拿到一份利潤。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凱斯勒首座正在努力。
他在分配物資時尋找那些對於自己的民族沒有認同感,對於星月教也沒有認同感的年輕人,
不動聲色地誇獎他們幾句,然後似有若無地稍微抱怨幾句過於保守的族老和酋長,
間或挑撥一下幾個族老和酋長的關係,讓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並且的黎波里港是支援他的。
這一切對於那些被拉攏的人來說,不過是幾分鐘的話而已,但是對於凱斯勒首座來說,則是許許多多的工作。
看到凱斯勒首座鬆了口氣,卡薩諾和他說了會話。
“其實他早就想救的黎波里港了吧?”卡薩諾身上裹著黑袍,下面沒有穿甲,他已經無法負擔時時刻刻穿著鐵甲的負擔了,“肯定是早有預案,否則無論如何是沒法那麼快啊。”
各個部落早就根據人口和牲畜的多少倍預定了一個恰當的貢獻數字,艾爾蘭神甫和老德弗李希都為此做了許多功課,正是這些不見於臺前,罕有榮譽的行政努力,才讓吳忻有能力進行迅捷有力的的軍事調動。
凱斯勒首座也貢獻不小,能夠那麼快擴張正規連隊,大部分依靠他在信徒中構建的人望,他點點頭答應:“從班加西港被圍攻的時候,切薩雷就讓我們做了計劃,的黎波里港的安全不能建立在虛幻的安全許諾或者是外交手段上,確保自己安全的最佳手段,就是在邊緣獲得緩衝,西面的加貝斯和東面的班加西不能被控制在頭等強國的手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到安全。”
對安全的渴望,是人類大部分戰爭的根源,雖然這種渴望本身會帶來極大的不安全,但是逃避挑戰的最終將要面對審判,唯有時刻追逐這種危險的民族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奧斯曼帝國控制班加西港,確實對我們是一場災難。”卡薩諾點了點頭,他理解這個邏輯,即使沒有輪迴隊員需要救援,吳忻也有動機去救援班加西港,問題在於有了動機,能力卻未必有,“也罷,我們這一千人,未必對付不了班加西外面的包圍軍。”
其實卡薩諾對於的黎波里港的情況,內心也是極為擔憂的,他已經時日無多,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死後不久,吳忻的這點勢力也煙消雲散。
只是地中海南岸這個地方,
其實懸師數百里,沿途沒有一個據點,這已經是極為危險的舉動了。
“對了,我們走得那麼快,會不會讓西班牙人來不及配合我們啊。”卡薩諾對友軍的動向自然也很擔心,“這一路上的配合可不好安排。”
在得到了幾艘主力艦和幾艘帆槳並用船的支援後,巴贊侯爵受到馬德里方面的壓力不用說也是極大的,否則他也不會強壓伊萊亞當總團長朝著毫無希望的班加西港投入援軍。
“哈哈,這件事你不用擔心。”凱斯勒壓低了聲音,“不過這件事只能我們自己知道,其實我們的使者還沒有出發,巴贊侯爵的使者就已經找到了我們………。。”
…………。。
這個問題,正好也是伽利雷在問吳忻的。
吳忻朝著一塊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