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天多,眼看匈奴來勢兇猛,準備拼了。然而,這時卻發生了一件意外事故:趙信反了。
準確地說,趙信不叫反了,而叫跑了。因為趙信本來是匈奴人,首先反了自己人,投降了漢朝,被劉徹封侯。投降的不可靠,可靠的不投降。這個道理,相信單于是懂的。於是,單于臨時做了一個降低成本計策,誘降。
拼是死,死也不得其所,不如降了。於是,趙信又投回匈奴懷抱,還帶走了八百騎兵。
這下子,就只剩下蘇建孤軍一支。蘇建沒有放棄,繼續跟著匈奴打。但是,他沒有堅持住。其屬下所有士兵,只一夜功夫還沒了,只剩他一個人。最後唯有跑為上策。
這一回合,衛青輸得實在殘忍。前軍和右軍全打了水漂。然而,衛青馬上又狠狠地扳回了一局。衛青率領的主力部隊,擊斬匈奴一萬九千首虜。
按人頭來算,漢軍得到的人頭遠多於失去的人頭。特別是霍去病,以八百勇士,拿下兩千餘顆人頭及一堆匈奴有頭有臉的人。怎麼算,漢朝都不虧本。
但是,劉徹卻不是這麼算的。
跑了趙信,損兩將折數千兵,怎麼算,也只能功過相抵,無功。不但衛青無功,其他諸將軍,通通算無功。全軍之中,唯有兩人封侯。
第一個人,當然就是霍去病。劉徹是這樣評價霍去病的:以最低成本,獲取最佳戰績。無論是捉活的,還是砍死的,都是第一。所以,決定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另外一個被封侯的,是冒險大王張騫。此次出征,張騫因為熟門熟路,引導得當,主力部隊軍馬,沒有缺草斷水,立了大功。於是,劉徹封他為博望侯。
那麼,蘇建怎麼處理呢?這是一個麻煩問題。
蘇建亡逃回衛青處,衛青就怎麼處理,跟參謀交換了意見。參謀們的意見,大約分成兩派。一派主張殺,理由是衛青自從當大將軍以後,從來沒殺過將軍。此次蘇建兵敗,只能算他背運。殺雞儆猴,樹立軍威,一舉兩得,挺好的事。
另一派卻不這麼看。他們主張不殺,理由有二。首先,以小兵力對大軍團,神仙當頭都擋不住,何況是蘇建。再且,蘇建與匈奴血拼一天多,打到最後,連個子兒都沒有,還記得跑回來。就這點算不錯了,總比叛逃的趙信強。其次,如果真殺了蘇建,有此一例,以後將軍們打輸了,哪敢還回來,全跑匈奴那裡去了。那真叫有百害而無一利。
兩派人爭得脖粗口衝,僵持不下。最後,他們乾脆把目光投到衛青身上,看大將軍表態。這時,只見衛青緩緩說道:
我不贊同第一派意見。如果說,殺將就是為了樹立軍威。那麼我想請問,我一外戚領軍在外,還缺軍威嗎?這是其一。但我還要申明的是,儘管我衛青受寵陛下,也不能不讓陛下知道,就拿敗將開刀。這是其二。
所以,我的意見是,暫時將蘇建關起來,送往長安,讓陛下處置。以此為天下樹立一個不敢專橫的人臣,不是一件挺美的事嗎?
高,實在高。不但高,而且還做得夠厚道。蘇建被押回長安,劉徹的處理意見切合衛青:按罪,蘇建當死。但是如果拿全贖人,可以回家。
簡直就是開了綠燈。蘇建一家交錢提人,總算保住了一命。
蘇建賠光了,趙信卻賺大了。單于重新招得趙信,決定以待遇留人,封趙信為自次王。同時,單于還做出一個驚人舉動,將姐姐嫁與這個匈奴奸。當然,王不是白封的,姐姐也不是白嫁的。馬上的,單于馬上和趙信商量,怎麼對付漢朝。
沒想到,趙信卻提出了一個讓單于目瞪口呆的建議:要想對付漢朝,一個字,跑。
單于一時糊塗了。花那麼大的成本,等的就是你這句叫我跑?如果真是這樣,實在太不可思議了。然而,當趙信將話說完的時候,單于卻不得不佩服趙信之高瞻遠矚。
趙信是這樣說的:匈奴想跟漢朝的持久戰,那是不可能勝利的。首先,漢朝很有錢,皇帝劉徹很大方,不怕燒錢。匈奴想跟他玩,那得看看自己多少家當。其次,漢朝那幫將軍很牛。李廣這些不怕死,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像衛青和霍去病之流,打到你老家,還能知途而返,簡直是匈奴的剋星。
總結以上兩個觀點,得出一個結論:惹不起,總躲得起吧。匈奴想躲,只能暫時委屈自己,將單于總部從漠南遷往漠北,讓漢朝找不到北。漠南留左賢王及河西走廊匈將軍駐守,前後照應。
趙信主張不遷左賢王庭,這不僅僅是戰略問題,更是戰術問題。交戰彷彿就像是釣魚,想釣得大魚,就得放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