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卜萬蒼與張善琨從未遇到有人對他們如此態度,不由得好奇。
卜萬蒼問道:“餘先生好年輕,不知道在哪裡高就?我們以前見過面麼?”
“鄙人初到上海灘。以前雖然沒有與卜先生見過面,但是鄙人甚是喜歡電影行業,見過卜先生在報紙上的照片。如今卜先生當面,實在是鄙人的幸運!”
旁邊的張善琨笑道:“餘先生也喜歡電影,那不妨與卜先生交流一下,會很有進益的!”
卜萬蒼也笑道:“不知道餘先生喜歡什麼樣的電影?張老闆要拍電影,正在發愁,大家都喜歡什麼樣的電影呢!餘先生不妨說來聽聽。”
餘生道:“我雖然喜歡電影,但說實話,我不太喜歡現在的這種電影形式!鏡頭總是連貫的長鏡頭,一次拍一個很長的場景,然後幾個長鏡頭連起來就是一個故事,這真的很沒意思。”
“……”卜萬蒼和張善琨原本只是隨便問問,想來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縱然是喜歡電影,也不過是看個熱鬧而已。哪裡會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竟然能說出如此專業的名詞。
卜萬蒼不由得正色道:“那麼,餘先生對電影鏡頭的理解又是什麼呢?”
餘生發現卜萬蒼毫無慍怒之色,也沒有試探的意思,真的是在誠心交談。心道,這個能從學徒混到成名導演的人,真的不簡單。學習幾乎成為了他的一種本能,在知識面前毫無成名導演的架子。
“我覺得,現在的電影,都是把動作的連貫作為拍攝的標準。一個鏡頭拍一個場景,而這個場景內,所有的動作和戲份都要依靠演員來表達。這是不對的!難道就不能將一個連續的動作分解開麼?難道就不能將一個長鏡頭分解成許多個短鏡頭麼?”
“嗯,餘先生說的有道理,可是這樣會不會顯得太亂了?”
“但也許會更有張力吧!如果有甲乙丙三個鏡頭,甲是一個人在笑,乙是一把手槍直指,丙是同一個人臉上露出驚懼的樣子。那麼不同的連線就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假如是按照甲乙丙的次序連線,那麼因果關係就是:一個在笑的人,因為被手槍指著,所以變得很驚懼。那麼這個人就是個膽小鬼!但如果把這個順序換一下呢?換成丙乙甲呢?”
“那麼因果關係就變成了,有一個覺得恐懼的人,當手槍指著他的時候,他笑了。他的笑,說明了他在死亡面前放棄了恐懼,他很勇敢!”
“這樣幾個鏡頭的張力遠比一個長鏡頭來得強大。比如說阮玲玉的《神女》,如果最後把殺人的那一場戲改為幾個短鏡頭會怎樣呢?會不會更激烈一些呢?”
卜萬蒼不由得陷入沉思。餘生對他說的這番理論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蒙太奇理論!蒙太奇這個詞源於法語,原本的意思是剪接。在前蘇聯的電影理論中,被借用成為電影鏡頭組合理論的名稱。當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時,往往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這種含義並不是鏡頭本身所有,依靠的是人的聯想,人的心理完型,人的腦補,所產生的鏡頭之外的意味!
人對於自己推測出來的東西從來都是最信任的,所以,這種技法產生的力量也遠大於長鏡頭的平鋪直敘。
蒙太奇這個理論在後世人盡皆知,但是在這個年代,卻是由愛森斯坦於一九二二年剛剛提出來的!能有所理解的人極少。而實際的應有方法也是理論提出幾十年後才慢慢總結豐富的。餘生從後世帶來的成熟理解與實際應用方式,遠勝於卜萬蒼自己的理解。
所以,餘生的幾句話,就讓卜萬蒼這個已經拍攝過二十餘部電影的、有豐富經驗的電影人心神激盪!
便如同武林高手看見《九陰真經》一般,立刻就陷了進去!
張善琨雖然不懂拍電影,但眉眼通挑,看了卜萬蒼的表情,問道:“老卜,餘先生說的很有道理?”
“當然!餘先生說的拍攝方法,很多都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餘先生絕對是少年才俊!”
“哈哈!老卜可是很少夸人啊!餘先生既然有如此才學,不妨來幫鄙人如何?待遇絕對優厚!”張善琨對餘生道。
餘生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在來之前還沒有想好以後要做什麼,不過,張善琨和卜萬蒼二人,既然主動和他打招呼,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到手的機遇!
“這個……晚輩當然求之不得!只不過晚輩初來乍到,還要張先生多照顧了!”
“哈哈!好說,好說!”張善琨雖然是個騎牆派,但是在商業方面向來膽大心細,甚至不惜成本!僱傭餘生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