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為她出生的時候是三月桃花盛開的季節,還因為,她手腕上有一棵形似桃花的印記。
他比妹妹大有十歲,小的時候妹妹總是喜歡追著他跑,跑得累了,他就會讓妹妹騎在自己肩頭上,然後扛著她回家。母親就生了三個孩子,當時爹爹還在,家裡也有不少田產,一家五口人,真是幸福得很。
朱大眼眶也溼潤了,模模糊糊地看著暖姐兒,似乎也看到了妹妹桃花。
關於小姑桃花的事情,衛三娘時常聽丈夫提,因此也知道一些。她見婆母跟丈夫都為此傷心落淚,就將壽哥兒抱了起來,也知道此時多說什麼都無用,只能靜靜站在一邊,伸手緊緊握住丈夫的手,給他一點依偎。
朱喜也聽奶奶提過,她還有一位小姑姑,小姑姑小的時候走丟了。一家人都在傷心,她不免也傷心起來,心裡也更加警惕,往後不能叫暖姐兒跟壽哥兒獨自留在家裡,出了門也一定要好好牽著他們。
二更:
沒一會兒功夫,朱二夫妻便趕了回來,原本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的,可瞧見了停在自家門口的兩輛馬車後,就不得不信了。兩人互相望了眼,趕緊將裝著野菜的籃子放在一邊,然後兩人洗了手就進屋去。
餘氏性子活絡一些,瞧見朱大夫妻就招呼著坐,然後還要去燒水給他們喝。
見老二夫妻回來了,郭氏又想到了觸手可及的好日子,暫時忘了傷心事,心情又好了起來,只抱著暖姐兒笑。
朱喜走了過來,挽住餘氏胳膊道:“二嬸,不必了,我們是來接你們進城的。你們去看看,把能帶的東西都帶上,收拾完了咱們就走。若是缺什麼,咱們城裡再添置去,那屋子都收拾乾淨了,今兒就能住。”
餘氏使勁搓著手,激動得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望了朱二一眼道:“前些日子福姐兒說要接我們進城,我們以為怎麼著也得等到明年呢,沒有想到,這才兩日就來了。大哥大嫂,我跟你們說實話吧,你們接我們進城,貴哥兒前途總算是開了頭了。他書念得好,私塾裡的先生都要他去考學哩。”
衛三娘道:“你們放心吧,給你們賃的小院落裡有一間小房間,我跟喜姐兒說了,將來再拾掇拾掇,可以給貴哥兒當書房。”她笑著走了過來,握住餘氏手道,“一家能出個讀書人,多不容易啊,難得貴哥兒出息,咱們一起供他。”
“還能有書房,娘,您聽聽,我嫂子說了,還給貴哥兒留了書房呢。”她一雙厚實的糙手緊緊抓住衛三孃的,眼睛裡都激動得都蹦出了淚花兒來,差點要給朱大夫妻跪下,被衛三娘給扶起來了。
雖然郭氏十分喜愛老大家的幾個孫兒孫女,可是畢竟這麼些年一直跟老二一家三口住,再加上貴哥兒不但唸書好,且還十分孝順懂事,郭氏心裡其實是更偏疼老二家的貴哥兒一些的,此番見著老大媳婦是真心替貴哥兒著想,心裡對老大媳婦的抱怨少了很多,也誇了她好幾句,跟她說話也有個笑臉了。
餘氏激動得真是不曉得說啥好,在屋子裡一直轉圈兒,她覺得什麼東西都能帶著,可再瞧瞧自家這些破銅爛鐵,又覺得什麼都不該帶。
衛三娘轉眼四處瞧了瞧,也確實覺得沒什麼好帶著走的,便勸餘氏道:“弟妹就簡單帶幾件換洗衣裳,鍋碗瓢盆的也帶上幾件,被褥帶著,其它的。。。。。。”她又四下望了望,其它的好像真沒什麼了。
朱喜笑說:“二嬸,就聽我孃的吧,既然接了你們進城,肯定是什麼都安排好了的。那賃的院子裡頭,其實一應傢俱都有,去了鋪床被子就能睡,方便得很。”
餘氏激動,搓著手說:“好,娘,那咱就聽嫂子的。娘您好好歇著,跟我大哥大嫂還有侄子侄女好好說話,我一會兒就收拾好了。”說完大跨步去了堂屋,然後傳來乒乒乓乓地響聲。
郭氏笑了笑,忽然又想起來什麼,伸頭往外面喊:“我孫子孫女兒呢?”
餘氏聞著聲音又跑了進來道:“福姐兒說帶著什麼東西要去山上獵野豬去,祿哥兒還有貴哥兒也在,哦對了,後面還有個俊俏的公子。”她忽然想了起來,又走進屋子來,笑眯眯地望了朱喜一眼,然後看向衛三娘。
衛三娘衝餘氏搖了搖頭,說道:“那位公子是隔壁沈家的兒郎,跟咱們祿哥兒打小一起玩大的,這次聽說祿哥兒會來杏花村,他也跟著來了。這不,幾個孩子一來就去雞頭山了,說是要打野豬。”
郭氏擔心自個兒孫兒孫女,埋怨地望著兩個兒媳婦,抱怨道:“孩子們不懂事,你們怎麼也任由他們胡來?那雞頭山上的野豬哪裡就是那麼好打的啊?咱們村子裡的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