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屬於第三艦隊負責指揮官補給艇的上尉顧煦林,在事發後沒有跟隨上司逃跑,而是命令所在艦艇駛回戰陣,與同袍共同抗擊敵人。在事後顧煦林循例遭到盤查,質問他知道不知道艦隊指揮官的叛國行為。對此顧煦林反問道:
“你們覺得像我這種部門的低階軍官會知道指揮官的的決策嗎?如果不是看到航路不對勁,我也可能糊里糊塗的跟著他跑。在那時候,誰曉得他要當逃兵?!”
問到他為什麼要重回戰場時,顧煦林又一次反問道:
“難道你們要鼓勵我當逃兵嗎?”
後來在喬朗的干預下,又加上確認他本人的確是有功無過,顧煦林的戰功才得到確認——不過將他提升為少校軍階,卻是好幾個月後由喬朗親自下達的命令。因為國防部對此的回答是“事情未完全調查清楚之前不能隨意升遷”。喬朗在得知此事後非常不滿,曾親自出面要求國防部承認顧煦林的戰功。同時,此人也成為了喬朗的下屬,原藍鷹指揮官的身邊又多了一名心腹。
在喬朗接受國防部加獎之後的第二天,國防部部長收到一封來自錦楓臺的電子郵件:
“將喬朗的服役紀錄傳送到我的電子郵箱內。
凌笠志。”
在布昂遭遇戰失敗的一方大加讚賞他們的英雄時,取得勝利的那一方也在採取行動。不過不是加獎獲勝的指揮官,而是嚴厲的批評和革職查辦的命令。當孫氏首領派來的使者冷冰冰地念完關於對天威師此次擅自出動的處罰後,當事人梁復鴻低著頭,狀似在垂首聆聽但內心卻滿不在乎——他早就料到有這樣的下場。而身為天威師師長的濮陽紹一躬身說了聲“謹遵命”後,這才抬起頭向使者說道:
“請轉告首領,以上命令一定會得到徹底執行。另外,由於這次事關我所指揮的下屬犯錯,我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請求首領對我也進行處罰,屬下必將誠心接受。”
使者尚未開口,梁復鴻卻猛的盯著自己敬愛的上司,說道:
“司令!這完全是我自己犯下的錯誤,不應該讓司令也和我一同承擔!”
“你給我閉嘴!”濮陽紹的臉色非常可怕。本來這次戰鬥他也不知情,但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件,他身為該師師長自動請罪也是意料之中。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藉此減低孫銳的怒火,令自己的手下可以免除一些嚴厲的責罰。如果梁復鴻又再生出什麼事端,那時等待他的可不只是處罰那麼簡單了,而是要掉腦袋的。梁復鴻不是不明白這些,但他就是不想連累濮陽紹。在這種時候,顯現他的忠心於事無補。反而有可能引來外人的揣測傳言,到時對天威師就更不利了。所以濮陽紹才用這麼一反常態的口吻痛斥部下。
待梁復鴻低下頭不再言語後,濮陽紹又重新看著來使,畢恭畢敬的說道:
“麻煩您向首領轉告我的決心,犯下這樣的罪行,我難辭其咎。即使是重罰,也無法減輕我的罪責。”
“閣下不必太過自責。”使者瞥了眼梁復鴻後才說道:“首領有幾句話要我當面告訴閣下:‘濮陽將軍身為天威師師長,卻讓部下進行如此魯莽不顧後果的作戰,的確負有責任;不過念在將軍對此事毫不知情,尚屬情有可原,因此從輕發落。另外將軍請務必監管好自己的部下,絕對不可以再犯此類錯誤。否則,功不抵過,即使是將軍您,也難逃軍法處置。’以上就是首領的原話,閣下都聽清了嗎?”
“是,屬下遵命。”
濮陽紹又再深深鞠了一躬,額上的汗水滴落在紅地毯上。使者傳達完命令,神情仍不輕鬆,他對濮陽紹說道:
“閣下想必也瞭解,這次的麻煩事實在不少啊!如此貿然開戰,對我方是弊大於利啊。”
“的確如此。”濮陽紹站直身子,又冷冷的瞪了梁復鴻一眼。“雖然首領寬厚,但作為司令官,我都一定要好好懲治肇事之人!出了這樣的大事,我們就算一死也不足以挽回孫氏的損失,真是慚愧!”
第三卷 異變 第十章第7節
聽到他這麼誠懇的言詞,使者反倒安慰對方:
“事已發生,多想無益。還是儘早想出辦法解決這次的爭端為妙,閣下也不用過於自責了。”
“是。”濮陽紹又問起一些情況。“不知這一次我方要如何與聯邦應對呢?是要進行和解嗎?”
使者點點頭,無聲的長嘆。“現在也只剩下這個方法了。畢竟戰事是由我們這邊先挑起的,敵人又損失了兩名戰將,不管怎麼看都是我們理虧。首領的意思,是不準備公開向聯邦道歉,但是會與對方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