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2/4 頁)
強。但是鋼甲不可能無限地厚,鋼甲的厚度增加,牽扯出機體的總重量大幅度地增加,如此一來就要求驅動引擎的動力增加、燃料的消耗量劇增。同時,引擎不可能無以復加地加大,在動力不變的或受限制的時候,為了保證戰鬥效能,武器配置、攜彈量都必須適當地減少;同時其動作的靈活性也在減小,機體的度相對會減慢。除此之外,坦克(裝甲車)的造價和戰爭費用也非常地高。
因此,在坦克、裝甲車的設計上就要有一個平衡,這是一個基本常識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百年前,複合鋼甲就出現坦克專家的面前,他們欣喜地現這種鋼甲可以完美地解決很多問題。但是當複合裝甲的出現後,炸彈專家也在研究,也出現了例如多級穿甲彈、合金彈頭、高聚能、複合爆破等等針對複合鋼甲的彈藥。
這就是矛和盾的問題,鋼甲是盾,攻擊彈藥就是矛。矛利了,盾就會展;反之盾堅硬了,就會帶動矛的展,讓他變得更加鋒利。
一百多年的研究中,矛和盾糾纏在一起,樂此不彼,一起展。
可能是大家不知道他的身份,話匣子已被開啟,一時間,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反對聲音特別多,支援的陸揚的聲音也不少。嘴仗打到激烈處,大家不滿足於嘴上談兵,幾個人敦在地上用石筆(化石筆,在鋼鐵焊接、切割時用於劃線的東西)在地上畫圖,書寫計算公式。他們的後面,則是戰了一大圈的人關注著地上書寫的東西,或沉思,或插言指出公式和方程的漏洞。
隨著時間的延續,計算公式開始從簡單的加減乘除向複雜的微積分方程、化學反應方式展,到最後,牽涉出了物質微觀的世界。就連陸揚也要靜心地沉湎於那些化學元素符號、微積分符號、多元變數、多元素粒子碰撞之中,心神和思維高旋轉,馳騁在研究臆想的天空。有時他人的觀點,也會觸動他的神經,讓他的腦子中閃現出火花。
他們討論著,爭論著。大家時而面紅耳赤,時而陷入死角,又都齊齊地沉默。地上寫東西的地方從先前的半米大小的面積,已經擴大了上百平米。密密麻麻的字元、彎彎曲曲的符號充斥著,延伸著……
這才是研究的氣氛,陸揚很興奮。他那瘦瘦的臉頰上因為興奮變得紅潤而光亮,他的眼睛閃爍著,腦子飛地轉動。
儘管討論很激烈,但是陸揚始終沒有插話,他帶著兩隻耳朵,帶著一雙眼睛,更重要的是他帶著腦子。他在聽,他在看,他在想。
陸揚不僅是在思考複合裝甲的問題,他還是在思考這些研究人員的素質。宋昀對陸揚有種盲目的支援,看到討論在無限地研究著,他很想告訴大家,提出這個方案的人是1o2o專案的總設計師、基金會的持有人、擁有萬千魔絲、是大家崇拜的偶像——陸揚。但是開始前陸揚就擺手和用眼神制止了他這種大煞風景的做法,他看陸揚不說話,他也不說話,但是他的腦子也不閒著,很快也融入了那探討的樂趣之中。
時間飛逝,陸揚瞟了一眼手錶,不知不覺地在這裡已經呆了一個多小時了,見大家餘興未了,而且從裝甲的討論中不時地延伸到其他的領域,真有種觸類旁通的興奮,陸揚很不忍心打斷大家,但是他還有事兒,還要去別的研究室,於是很不情願地打斷了大家的討論。
“對不起,你們都駁斥了我這麼長時間了,現在也該輪到我說說了吧?”陸揚很客氣地向大家提出言的請求。
這時大家才現討論太用心了,居然忘記了這個問題的始作俑者。於是,說話的人閉上了嘴巴,寫字的人停下了寫字,伸直了腰板站了起來,所有的眼光看向了陸揚。
陸揚微微一笑,大方地走到工具臺上,拿起一塊石筆,走到那寫滿了各式方程和運算公式的中央,彎腰從裡面挑出自己認為有用的方程式和公式,在上面畫上圈。他做得很認真,也不急躁;大家注視著他的動作,思維跟著他畫的圈在思考著。
最後,陸揚走到了第一個畫圈的地方,向大家招招手。大家不由得跟了過去,但大家的腳下都小心翼翼不要踩到地上陸揚畫圈的地方。
陸揚看著大家思索狀,說道:“其實我這個方案不過是一時的靈感想到的,並不是很成熟。但現在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反而覺得我剛才還低估了這種複合鋼甲的能力和應用範圍。儘管剛才大家已經充分考慮到這種鋼甲的成分,多數人還是不相信、也不理解這種被很多先進國家用過的、過時了的瓷片填充物能抵抗112oo米秒的爆炸力。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先前大家已經注意到了瓷粉,而不是瓷片。但是大家在討論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