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1/4 頁)
“這可咋辦?等開春了,鄉親們咋種地呢!”其他士兵也慌亂起來。
高二炮冷笑道:“不僅如此,他們還想打到大清河以南去呢!所以這個兵站一定不能讓他們建起來。你們回去通知一下,我們集中兵力打掉小鬼子的運輸隊,看他們經得起多大損耗!”
小李子忙道:“不行啊,高長官!”
高二炮奇道:“為啥不行?我們集中三個團的兵力打區區一個輜重大隊還不行?”
小李子解釋說:“運輸隊倒是不經打,可小鬼子在永清城南佈置了重炮,炮彈說來就來,一炸一大片。弟兄們根本扛不住啊!”說著眼圈一紅。又指向遠處悲憤地說:“昨天傍晚俺們在前面打伏擊就是吃小鬼子重炮的大虧,幾十位弟兄的遺體都沒搶下來!”
“是哩!”另一名士兵接著說道:“高長官,俺聽俺們隊長說那是小鬼子的攻城重炮,炮筒子比水桶還粗。裡面能塞進去幾個大活人!”
高二炮忙道:“是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
小李子想了一下。說:“嗯。好像是這個名兒。是吧,弟兄們?”
一名較斯文的戰士肯定地說:“嗯啦,就是240毫米!”
高二炮疑惑道:“可是我聽說這個炮射擊速度很慢。進入陣地的準備時間也很長。你們是打伏擊,應該是出其不意,怎麼讓這玩藝兒給轟著了呢?”他心裡猛得一震,心想難道是有內奸告密?但仔細一想又感覺不對,真要是有內奸,小鬼子肯定會調重兵圍剿,怎麼可能只用炮轟呢?
小李子朝永清方向呶了呶嘴,解釋說:“高長官才回來,有些情況可能還不知道。那個炮就設在縣城的南門外,動不動向四面猛轟!大夥兒都恨得牙癢癢。”
高二炮奇道:“晚上也不收進城嗎?”
小李子搖頭說:“俺們盯了好幾個晚上,都是擺在外面的。”
另一名士兵猜測說:“那個炮太笨重了,拉到城內估計也擺不開。”
“是哩!那個炮拖的時候需要兩輛那什麼牽引車,還是履帶的,俺那天壯著膽子湊近瞅了一眼,好傢伙,下面有十個軲轆哩!那麼大堆頭,要是往城裡一拉,不把街面都給堵上了嗎?弟兄們,俺說的是不是這個理兒!”
“理兒是這個理兒,可也沒你說的那麼邪乎!啥十個軲轆?瞎說!隊長上次派俺去城裡偵察,俺瞅得真真兒的,明明是八個軲轆!”
“十個,肯定是你看錯了!”
“八個軲轆,俺瞅得真真兒的!”
“十個!”
“八個!”
……
“高長官,您是個明白人,您給評評理,到底是幾對輪子!”
“對,您給說說!”
高二炮心裡正煩著呢,哪有心情管幾對輪子?於是不耐煩地揮揮手。幾名游擊隊員見狀忙把嘴上閉上,訕訕地往後退了退。
這些游擊隊也不是一般的莊稼漢。他們以前都是永清縣紅槍會的,後來接受三分割槽改編為永清縣大隊,在整個華北也是小有名氣。
77事變後,日軍開始向華北平原大舉進攻。有一天紅槍會正在村內練拳,日軍第16師團一支工兵部隊恰好經過。帶隊的軍官懷疑他們是反日組織,就將他們全部抓了起來,又把紅纓槍捆成一大捆讓他們扛著,作為戰利品和俘虜押往兵營。
日軍的工兵不像步兵那樣天天打仗,警惕性也很差,居然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讓被捕的紅槍會員們扛著幾捆紅纓槍跟在後面。結果走到半路上,一名日軍士兵突然慘叫一聲倒地。原來紅槍會員們趁日軍不注意把紅纓槍都抽了出來,然後分發到各人手上。日軍士兵們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全部捅翻在地。
這件事情曾讓日本北支派遣軍大為惱火,一度下令禁止工兵、炮兵、輜重兵等輔助兵種不得在沒有步兵的保護下外出,也算是一道奇聞了。更有趣的是,日軍步兵們聽說此事之後還幸災樂禍。東史郎就曾在日記中嘲笑工兵們說:活該。被生鏽的長矛捅在身上一定很疼吧!
正因為有這種光輝戰績,這些前紅槍會員們面對友鄰部隊時傲氣十足,哪怕是特務旅等王牌部隊也沒放在眼裡。像高二炮剛開始來的時候他們可沒這麼配合,直到今天早上高二炮帶他們出來偵察時意外與日軍一個分隊遭遇。結果高二炮大顯神威,一個照面就放倒了三個鬼子,比殺雞還來得輕巧。從那兒以後,再也沒人敢向高隊長“討教”了。
小李子見高二炮在哪兒生悶氣,小心翼翼地試探道:“高長官,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