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第3/4 頁)
頭破血流。”
眾人聽了都會心地一笑,紛紛嘲弄岡村寧次是偷雞不成蝕米。
周參謀長咳嗽一聲,接著講道:“從短期的情況來講,日軍確實是吃了虧。不過從長期的情況來看。卻對咱們不利!”
楊教授疑惑道:“這話怎麼說呢?”
周參謀長解釋說:“第一。這些個建材企業始終是掌握在日本人手裡。咱們要是不買,工事就很難達到標準;買了,其實是在給日本人的工事添磚加瓦。因為日本人會用賺的錢繼續加固他們的工事。”
“這第二點,日軍雖然沒能攻佔平安縣兵工廠。但咱們現在也很難攻克日軍的那些大型據點。當然。不是說一定打不破。而是從軍事角度來看,並不划算。”
鄭衛國點頭道:“嗯,確實如此!現在那種大型據點已經有五十多個了。而且還在繼續增加。要是一個一個地打下來,咱們也得元氣大傷。”
周參謀長又道:“而且不打也不行,要是等日軍完全控制了這些路段,只怕恢復鐵路也要開始施行了。到時候根據地又將回到之前的困難局面。”
鄭衛國微微一笑,說:“岡村寧次這個想法還是很不錯的,不過他太高估日本的國力了。同時又太低估我們的攻堅能力了。”
程政委笑道:“這麼說,司令員已經有方案了?”
鄭衛國點頭道:“前幾天我就和參謀長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第一,要加緊對冀東地區的滲透,當然,還有江淮地區,把這兩個方向的鐵路破壞得更徹底一些。這樣就算日軍企圖修復鐵路,一時半會兒也做不到。第二點,日軍修的那些烏龜殼子也要打,但不能一個接一個地打,而是要有選擇地去打!”
周參謀長疑惑道:“總座,這個選擇標準是什麼呢?”
鄭衛國解釋道:“主要是看對據點周邊群眾的危害程度,那些法西斯暴徒要堅決消滅,同時也好震懾其它日軍。”
程政委贊同道:“嗯,這個方案好,既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又保護了百姓,還加深了我們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
楊教授也贊同道:“不錯!歸根結底,我們最大的靠山不是德國人,也是俄國人,更不是美國人,而是華北的億萬民眾。不管我們以後如何發展,依靠群眾、愛護群眾這個路子不能偏。”
周參謀長疑惑道:“那萬一日軍不禍害群眾了,咱們還打不打?”
鄭衛國笑道:“這就要看軍事需要了,有機會當然還是要打。不過也要加強政治攻勢、宣傳攻勢。從今年開始,生俘的日軍是越來越多,甚至成建制的日軍投降,這在以往是無法想象的。依我看,日本自己也快撐不住了,今年就是一個分水嶺!撐過了今年,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眾人一聽都激動地拍起了巴掌,忍不住低聲歡呼起來。站在門外的警衛員們都驚訝地朝裡面看了看。
周參謀長又道:“我再講講情報方面,我看這一點非常值得大家重視。前段時間,八路軍彭老總的警衛員自殺事件大家聽說過沒有?”
程政委驚詫地問道:“還有這事兒?”
周參謀長笑道:“你前段時間不是去下面部隊檢查部隊的思想工作嗎?這事兒因為性質惡劣,訊息封鎖得很嚴,暫時就我和楊教授知道。”
程政委哦了一聲,忙道:“快給我們講講,到底是咋回事兒?”
事實上,日軍針對八路軍高層的暗殺行動一直沒有中止過。當然,不光是日本人,常凱申委員長的手下也沒少摻和。42年以前主要是常凱申的人手,42年以後則以日本特務居多。總之,日、國雙方都在根據地內部安插了不少密探。其中對八路軍威脅最大的是一個叫劉三柱的人。
劉三柱這個人很有手腕,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遼縣麻田鎮的一個大地主。同時,他還是國民黨在當地的區分部主任。八路軍開進麻田時,他顯得非常熱情,還把自家一座大院讓給總部居住。所以在八路軍眼裡,他是一位難得的開明地主,屬於團結的物件。
事實上這個傢伙既不開明,也沒法團結。國民黨軍隊在的時候,他是國民黨駐麻田的辦事處主任;日本人一來,他搖身一變。立馬就當上了麻田的維持會長;土匪來了。他又加入天門會,成為天門會的一員。本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與敵人虛與委蛇也不是說不過去,但他後竟然徹底投敵。成了日軍和國民黨的兩棲特務。
1940年。劉三柱接受國民黨的密令。準備暗殺彭老總。他先後安排暗殺隊,想趁彭老總夜裡開會回來,走過一堵矮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