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第1/4 頁)
隊,共計十三人全都被消滅掉了,其中十一人還是在睡夢中被消滅的。這也難怪,自打33年日軍侵佔山海關之後,整整十年沒有中**隊出現在這一帶了,更別提摸哨這種高難度動作。
第274團團部,此時已經是凌晨四點,王化久團長到現在還沒有休息。
“報告!”
“進來!”
參謀長匆匆走了進來,彙報道:“團長,剛剛偵察連一排報告已經佔領角山大平頂,眼下正向旱門關挺進!”
王化久團長聞言大喜,說:“好,拿下了大平頂,接下來的仗就好打多了。”又問道:“一營和二營有訊息沒有?”
參謀長忙道:“一營負責迂迴九門口,現在還在路上,估計是夜裡山路難走……”
王團長擺手打斷道:“夜裡山路難走不是理由!你馬上給一營發電,不過困難有多大,都必須在天亮以前攻佔九龍口,並給我像釘子一樣釘在那裡。只要還有一個喘氣的。就不許撤退!”
參謀長忙道:“是!”
九門口在山海關東北25裡處,此處長城跨越九江河的一段為一座九孔橋,橋的上部是城牆,“九門口”因此得名。這裡是山海關往北最重要的一處關口,它還有個名氣更大的名字——一片石。
橋下的寬闊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塊條石鋪成,石與石間用腰鐵咬合,形成規整的石鋪河床,望去猶如一片石,所以又被稱為“一片石”、“一片石關”。
公元1644年5月,即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部挺進山海關。為切斷吳三桂與關外的通道。阻止其投降滿清,並對山海關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李自成派遣降將唐通(原居庸關守將),率領“萬餘”精兵。繞到山海關北部的一片石關。
但是與此同時。吳三桂向多爾袞“借”清軍的先頭部隊也已急行軍到達山海關北。“吳三桂哨騎來報賊已出邊立營”。清軍當時還在連山驛,於是多爾袞以精銳騎兵長途奔襲120公里,直撲一片石。唐通的部隊立足為穩。加上清軍如同天降神兵,軍心大亂,甫一交戰便全軍潰退。這是清軍與闖軍的首戰,結果清軍大獲全勝。
本來搶佔“一片石關”是一步好棋,可惜李自成所託非人,在兵力部署上顯然也是不夠的。如果能以本部精銳,而不是明軍降兵去佔領一片石,或許中國的歷史就是另一種走向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三百年後的夜晚,中**隊亦將在此處與外敵決戰,敵我兩軍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此時,第274團一營千餘將士正在山路間艱難跋涉。這一帶的山路特別難走,時而陡峭入雲,時間狹窄如隙,稍有不慎就會摔下山崖、陡坡。
副營長見部隊非戰鬥減員太多,心痛不已,勸道:“營長,讓戰士們先歇一歇,天亮再走吧!已經有十八名戰士摔死摔傷了,再這樣下去……”
營長嘆了一口氣,卻搖頭說:“不行,此次行動能否成功,事關全域性,咱們營就算摔死一半,剩下的人爬也要爬到一片石!”
教導員也表示支援,說:“營長說得對,咱們必須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
這時,恰好團部的電報發來。教導員接過一看,忙道:“營長,事不宜遲,讓我帶一連以急行軍的速度搶佔一片石,你帶大部隊隨後趕來。”
營長搖頭道:“不,打仗我比你在行。我去,你留下!”說著立馬從一連中挑選了體力充裕的七八十名戰士,加快腳步,以急行軍的速度向一片石撲去。一連本就是全營精華所在,速度果然大有提高。
經過一路艱辛,又付了摔死九人、摔傷八人的代價。終於,在東方透出第一縷陽光的時候,一營一連出現在一片石關外。偵察員匆匆跑來報告:“報告營長,這裡的敵軍戒備森嚴,沒有援軍到達的跡象。”
營長大喜,心裡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忙道:“一排隱蔽向前推進,儘量不要驚動敵人,咱們這回給他來一個甕中捉鱉!”
一排的戰士們迅速龍門前的敵軍哨所撲去。然而就在這時,東北方向的公路突然閃過一陣刺眼的亮光。一連長拿起望遠鏡一看,低聲叫道:“不好!營長,鬼子的車隊,只怕是援兵要到了!”眾人一聽,臉色大變。
“營長,怎麼辦?”
“來不及甕中捉鱉了!”營長拔出駁殼槍,喝令道:“全營都有,同志們,跟我衝啊!”
“殺啊!”戰士們大吼一聲,迅速跟在營長身後向九門口撲去。(未完待續。。)
ps: 非常感謝臭狗zj的雙份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