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4 頁)
來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只是那裡地勢狹窄,周旋的餘地太小,一旦日軍重兵進剿,起義部隊又該如何自處呢?”
楊教授說:“組織上也考慮了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想趁日軍進攻武漢時再發動。”
“武漢?”鄭衛國嘆了一口氣說:“那能撐多久!而且日軍在東北囤積了大批軍隊,隨時可以入關。根本不需要從華中調兵。”
楊教授想了一下說:“您是不是太悲觀了?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進山打游擊嘛!”
鄭衛國苦笑著搖了搖頭說:“我猜您肯定沒有去過冀東,那裡的山區人煙稀少,根本養不活人,更別提大部隊了。”
歷史上,冀東地區成功地組織起了大暴動,至少有20萬人參與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爭,並組建起了一支七萬餘人的大部隊。但日軍隨後調集重點反撲,部隊大都是新兵,甫一接敵便損失慘重。只好向山區退卻。
可大山裡根本養不起這麼多人。大部隊隨後又試圖撤回平西,結果一路上不斷遭到日偽軍的圍追堵截,幾乎損失貽近,數萬大軍最後僅剩一千二百餘人成功地抵達目的地。
楊教授素來佩服鄭衛國的軍事才華。忙道:“司令。你分析得對!不行。我得向上級報告,希望還來得及。”說著匆匆告辭而去。
等他走後,周參謀長說:“司令。您看這件事情還有轉機嗎?”
鄭衛國嘆了口氣,說:“箭在弦上,還能停得下來嗎?我們還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說著衝外面喊道:“柱子,去把段雙虎給我叫來。”
沒過多久,段雙虎就匆匆趕來了,跑得滿頭大汗。
周參謀長奇道:“嘖嘖,看你這一腦門子的汗啊,幹嘛去了這是?”
段雙虎呵呵一笑,說:“沒幹啥,就是和隨營軍校的洋鬼子比試了一下拳腳。”
鄭衛國有些無奈,一把將他拉到地圖前,指著大清河兩岸說:“想不想去這裡發展?”
段雙虎一愣,旋即大喜,忙用力地點點頭,說:“多謝司令賞識!”
鄭衛國伸手打斷,說:“先別忙著謝。你這回去三分割槽,我沒有太多的兵力給你,去了之後全靠你自己發展。”
段雙虎眨巴眨巴眼睛,忙問道:“那,那能帶多少人去?”
鄭衛國看了周參謀長一眼,說:“參謀長,眼下最多能抽多少?”
周參謀長說:“34旅和35旅可以各抽一個營出來。”
鄭衛國點點頭,說:“好,那就一個營,再從騎、炮、工、輜、衛各兵種抽調一部。”
段雙虎忍不住說:“不是說有兩個營嗎?還有一個呢?”
鄭衛國解釋說:“你從34旅抽一個營過去,35旅要抽調部隊在軍區直轄六縣組建地方部隊。”
段雙虎有些失望,哦了一聲,沒有說話。冀中南部是發展得比較好的地區,日偽軍大都收縮到鐵路沿線,土匪也基本被清剿完畢。北部就差很多了,不僅日偽軍還有很強的勢力,地方土頑也很多,一個營的兵力很難有所作為。
周參謀長見狀嘿嘿一笑,安慰道:“你也不要灰心,軍部雖然抽不出多餘的部隊,但也不是沒辦法。”
段雙虎眼睛一亮,忙問道:“參謀長,是什麼辦法,您快說!”
周參謀長遞給他一份表,說:“這是大清河兩岸的地方武裝,均受冀中軍區的節制,如果你能收服他們就不愁沒有部隊了。”
由於位置較為偏遠,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原河北遊擊軍第四路王烈軍部、第五路高士一部、第六路郭墨村部,還有第八路劉克忠部均未改編,仍保留原番號。第十二路柴恩波部原本擬定劃入人民自衛軍序列,但重新劃分防區後所部將歸第三軍分割槽指揮。
其中王烈軍部在安新縣的安州、端村、關城一帶活動,總兵力有3000多人;高士一部也有3000多人,在任丘縣北部、雄縣南部活動;郭墨村部人數較少,只有500餘人,主要在任丘、高陽一帶活動;劉克忠部人馬最多,有4000餘人,在安新、容城一帶活動;柴恩波部有3000餘人,在新鎮、文安一帶活動。
段雙虎算了算,發現竟然有一萬多人,心中大喜,興奮地說:“這些人馬都歸我指揮?”
鄭衛國說:“這些部隊成分非常複雜,和我們的關係有遠有近。獨立性比較強,能不能指揮還要看你的本事。”
段雙虎忙拍著胸脯說:“司令,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他們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周參謀長忙提醒道:“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