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1/4 頁)
楊教授在平安縣見過比較完善的地道,對此非常推崇,感慨地說:“地道一定要修,我回去後會透過行署下令,全力支援這項工作。”
程政委說:“修地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現在也看不到效果,恐怕很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啊!”
鄭衛國說:“關於積極性我有個建議,你們聽一下。各村之中哪一家的地道建得最好,就免除今年的稅收。如果哪個村的地道在全縣之中修得最好,那就獎勵一萬塊大洋。呃,你們看怎麼樣?”
王主任插了一句嘴,說:“這不好吧,得花多少錢?”
鄭衛國擺手說:“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儘快完成這項工作。當然,這個數目只是我隨口說的,你們可以再商議。”
楊教授想了一下,說:“我看行!回去後我跟行署的同志們商量一下,爭取儘快拿出一個方案來。”
冀中行署的效率極高,次日就正式出臺了《地道建設獎勵計劃》。雖然錢沒有鄭鬍子說得那麼多,但效果卻非常好。原本進展緩慢的地道修築工程一下子變得熱火朝天,形成了家家戶戶忙著挖地道的場景。為了讓鄉親們少走彎路,軍區又抽調了一批土木工程專業的師生進行現場指導。
不過冀中足有數千個村落,數十名師生覆蓋的面太小。鄭衛國又迅速從平安縣調來了四百名有過挖掘地道經驗的人過來幫忙,從而大大加快了進度。
與此同時,鄭衛國又下令對各縣城的防禦工事加以改造。以前的城牆都是爭對冷兵器用的,現在即將面臨的是日軍的飛機和大炮,所以必須加以改進。比如城牆不需要太高,但一定要形成交叉的火力點。
周參謀長問道:“司令,您打算從哪個縣開始?”
鄭衛國說:“當然是蠡縣,這是我們的老巢嘛,呵呵。”
周參謀長笑道:“喲,這個不太容易。”
蠡縣這個城牆是明代修建的,歷時十七年才建成。城牆都是用花崗岩澆注石灰建成,長年累月,整個城牆已經融為一體,所以非常堅固。
鄭衛國點點頭表示贊同,說:“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把這裡建成最堅固的堡壘,並使之成為一個樣版縣。來,你看看,這是我昨天晚上畫的圖紙。”
周參謀長看了一眼,驚訝地說:“這麼複雜,工程量太大了吧!”
鄭衛國解釋說:“一開始當然不用搞得這麼複雜,一步一步來。按照我的設想……”正說著,軍部一名通訊員匆匆趕了過來,手裡還拿著一份電報。鄭衛國只得聽了下來,笑道:“嘿,又有事情找上門來了。”(未完待續。。)
ps: 非常感謝幸何如之投的月票,同時非常感謝mikelin1981和命裡註定分別成為本書的第十名和第十一名弟子。
第三百零八章 黃埔三劍客
這封電報是八路軍總部發來的,告知原騎兵第四師第十團王照堃部正經晉察冀軍區開往冀中歸建,讓鄭鬍子馬上派人接應。另外,東北軍系統的第53軍萬福麟部也在向北移動,不日將抵達冀中。
對於何柱國的示好,八路軍方面當然是樂觀其成。畢竟何部目前在內蒙古河套一代活動,和八路軍的陝北、晉西北以及綏遠(民國時期的一個省,後併入內蒙)接壤,如果雙方能夠合作的話,必然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而萬福麟則有些不同,因為跟其他東北軍將領相反,萬氏對中g向來沒有什麼好感。可能是因為老毛子的原因,或許還摻雜著其它因素。
當初在河北的時候萬福麟就非常排斥呂鎮曹等“親共勢力”,明裡暗裡沒少打壓。當然,中g方面也沒給他留面子,直接就把人撬走了。這也使得雙方漸行漸遠,53軍逐步中央化,最終成了遠征軍的一員。
正是因為這些情況,八路軍方面對於萬福麟部的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希望能拉攏這股勢力,為我所用。但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趁機爭奪地盤,甚至策反鄭鬍子的97軍和呂鎮曹的人民自衛軍。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畢竟萬福麟才是東北軍正經八百的元老,威望、號召力哪一樣都不缺。
當然,對於鄭衛國八路軍總部還是非常信任的,像這些憂慮也沒有瞞著他。至於這份信任是出於總部首長的本意,還是得到過更高層領導的指示。呃,這就不得而知了。
電文很長,鄭衛國細細地讀了一遍,臉上掛起了意味深長的笑容。程政委忙湊過來,歡喜道:“是什麼好訊息?”
鄭衛國把電報遞給他,笑道:“天上掉餡餅,而且一來就是兩個!”